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2章 擅长逃跑的韩军(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美军第24师师长迪安少将没逃掉成了俘虏。当韩军逃到釜山后,韩伪2、5、7师被解散,残余人员被补充到第1、6、8师和首都师,为美军“打下手”。

1950年8月,此时的朝鲜人民军已经将战线推至釜山外围,白善烨在庆尚北道的架山山城和多富洞依旧为朝美联军断后,在连续数日的阻击战中,成功迟滞了朝鲜人民军锐不可当的攻势。

直到驻韩美军第25师接到死守南方防线,不得向后再退半步的命令,韩美军队才算勉强守住了最后的防线。而此时的朝鲜人民军已经占领了朝鲜半岛90%的土地,在这90%的土地上生活着整个朝鲜半岛92%的人口。

由于美军地面部队不足,大量韩国人直接划归美军序列,第1、6、8师和首都师虽然不在美军序列,但由美军指挥。

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后,韩军又随着美军快速北进,首都师甚至到了鸭绿江边。

当韩军于10月1日越过三八线,中国就发出明确的警告,只是美国高层并不会相信中国会出兵,麦克阿瑟信心十足的认为,针对中国,将是一场大规模屠杀,美国赢定了。

但麦克阿瑟错了,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第38军、39军、40军、42军在夜间同时跨过鸭绿江,虽然严格保密,但美国还是知道了,可麦克阿瑟非常排斥这些信息,导致韩军对此一无所知,在乐观的气氛中,争先恐后涌向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23日,韩第2军团伪6师就占领位于清川江下游的温井,这里是少数能通往鸭绿江的山地走廊关口之一,距离离鸭绿江还有80公里,距离云山还有16公里,这种地形难以掩护侧翼,是绝佳的伏击地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25日时,刚刚入朝不久的志愿军,便发现韩军已经占领了温井,于是命令部队在附近的高地进行战斗准备,而此时其内的韩军还不知情,依然按照原计划继续向北推进。

10月25日,韩伪6师第2团第3营,作为前卫从温井开赴北镇,在温井以北的两水洞,与已抵达北镇志愿军40军第118师侦察连不期而遇,韩军刚开始还不以为然,以为是朝鲜人民军的小股部队。

一场遭遇战就此打响。

在师长邓岳的指挥下,118师354团和353团居高临下展开攻击,左右包抄,采取分割包围的方式,拦头,截尾、斩腰。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后,韩军已经阵容大乱,纷纷扔下武器向四周逃窜。当天下午志愿军第40军就占领温井,3100人的韩伪6师第2团,有2700人不战而逃,折回温井。

逃回的韩军也将志愿军的消息上报,称在温井地区有超过2万志愿军待命,随时有可能发起新的进攻,但此时美军还觉得中国不会参战。

韩伪6师第7团也被围困在古场洞。

前来救援的韩伪6师第19团和第8师第10团,和在温井以南围点打援的志愿军119师和120师刚一交手,就瞬间瓦解,跑得比免子还快,战斗力比国民党杂牌部队还要差劲。

10月28日晚,志愿军38军112师334团,在肃清熙川外围的战斗中,第一次交火就抓了一百多名俘虏,连全套美械装备同立即送到团部。

334团的人一看好家伙,这是“美械师”,按解放战争的经验这应该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实际比豆腐还轻,一审问才明白原来温井的韩军惨败,使熙川的韩伪8师成了惊弓之鸟,正逃走之中。

这一百多名韩军担任的是后卫,为什么抓到的是后卫部队?说起来很无语,因为前锋部队跑过了后卫部队,不仅如此,他们在逃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通知后卫部队,以至于100名后卫部队,全部被我军俘虏。

第一个被审问的朴正男说,前面跑得快的没影了,我们就被抓住了,审问人员调侃说你们是名不虚传的纸老虎,朴正男反驳说:毛泽东说美国是纸老虎,不是我们。

审问人员接着问:“你们不是纸老虎?和美国有什么不同?

朴正男道:美国人说了算,我们就算是纸老虎,也是牛皮纸的。

当场逗笑了很多人。

11月3日开始,志愿军开始全线后退,就把这些韩国俘虏都释放,让他们回家看父母去了。当然,38军也因为在行军途中,一直在与韩伪6、第8师的溃兵纠缠,逮住了韩军的溃兵就穷追猛打,这一下就耽搁了不少时间,贻误了战机,影响了整个穿插计划。

由于韩军一触即溃,使得美第8集团军右翼完全暴露,志愿军立即抓住这个战机,从这个缺口迁回美第8集团军侧后,对朝鲜北部的交通枢纽云山发起攻势,这时美第8集团军正把美军第1骑兵师从平壤北调云山。

与美军将领不同,韩军将领对中国军队是否介入朝鲜战争极具敏感性,比如韩军第一师师长白善烨,在云山战役前夕,当韩军与志愿军稍接触后,白善烨就马上判断,中国军队来了,而且不是少数军队。

当美军骑1师与韩伪1师会合后,白善烨还在提醒美国人:“云山周围肯定已经布满了中国军队,他们的战斗力很强,你们应该小心些。”

可以看出,韩军将领不仅坚信中国会出兵,还坚信中国一定会派大军介入朝鲜战争。

韩军将领之所以如此敏感,主要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朝鲜半岛长期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只要朝鲜半岛有变,中原王朝绝不会坐视不管。比如隋唐两朝时,都对今天的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频繁用兵,直到消灭高句丽将朝鲜半岛纳入势力范围。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日本丰臣秀吉刚派兵入侵朝鲜,万历皇帝就火速下旨:“宜速救援”,最后硬是在朝鲜半岛与日本打了七年,打的丰臣秀吉郁郁而终。

就连腐朽的清政府在王朝末期也不敢轻易放弃朝鲜半岛,打了场甲午战争。

所以只要韩国人熟悉这些历史,就会知道,中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11月1日15时30分,志愿军39军发现美骑兵第1师第8团在和韩伪1师12团正在换防,误以为其在撒退,果断提前4小时发起进攻,16时40分,39军八个团冲进云山,116师346团4连穿过云山直扑三滩川大桥。

守桥美军误为是韩军而放4连过了桥,4连沿公路北进至美军骑1师8团3营营部才发起攻击,把美军3营营长奥德蒙德少校炸成重伤。

战至11月3日黄昏,云山战斗结束,美军骑1师8团和韩伪15团大部被全歼,“开国元勋师“遭志愿军重创,迫使第8集团军开始向清川江以南撤退。

朝鲜战争中期韩军的表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随着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美韩军败退到了“38度线”以南,韩军各师基本都被重创,逃兵不计其数,往往战斗一开始韩国士兵就消失,这些被列为阵亡或失踪的人战斗后又回来了,只是手中的武器丢失了。

由于士兵消耗严重,韩军无暇训练新兵,征到兵就立即补充,这种做法很难提升战斗力。

1950年12月下旬,韩军重新编成,韩军首都师、伪1师、伪2师、伪3师、伪5师、伪6师、伪8师、伪9师,从临津江南岸到沿三八线南侧一线,协助美第24师、第25师占领阵地防御志愿军南下。

1950年12月23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中将轻车简从,乘坐吉普车从汉城赶往前线。沃克中将此行的目的,是组织溃败中的美韩军队重新建立防线,试图迟滞中国人民志愿军迅猛的攻势。

然而,去往前线的道路上沿途都是溃逃的韩军官兵,以及他们慌不择路的各种车辆,一路上不断的拥堵,让刚刚到达朝鲜战场一个多月的沃克头疼不已。

尽管沃克的副官在吉普车后座上挥舞着手枪,大声驱散这些韩军溃兵,但收效甚微。

二战中,沃克曾是巴顿将军的下属,指挥第3装甲师将德军打得满地找牙。但在朝鲜战场上的这一个多月里,沃克却被来自中国的共产党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这令沃克中将非常沮丧。

当沃克悬挂着三颗将星的座驾,好不容易摆脱拥堵,行至一处弯道时,对面一辆由韩军士兵驾驶的民用汽车突然从左侧冲出来,将沃克乘坐的吉普车撞得连翻几个跟斗,跌下了路基。

跟在沃克后面的警卫车辆赶紧停车,当下属们连滚带爬的从歪斜的车辆中把沃克抬出来时,沃克中将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

一名韩军小兵就这样“杀死”了一名美军中将,沃尔顿·哈里斯·沃克因此成为了美军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最高将领。

沃克中将之死,再次说明,朝鲜战争初期的韩军基本是由日据时期留下来的日伪警察、公职人员,以及普通农民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除伪1师团和伪6师团以外,其余部队确实纪律涣散,战力低下。

1951年1月,美军发动反攻,至2月9日,韩伪8、伪5师进抵横城以北,韩伪7、伪9师及首都师,进占大美山、下珍富里、江陵一线,伪3师两个团向横城东北推进,形成突出之势,志愿军决定发动横城反击战。

除夕天黑不久,军号声和手榴弹爆炸声瞬间突进整个战线,首当其冲的韩伪1师第一线的支撑点和第二线的支撑点几乎同时溃退,仅一个晚上志愿军就突破了临津江。

志愿军39军第117师趁着夜色,迅速向30公里外河谷里猛插,于12日晨截断韩伪8师的退路,11日黄昏开始,在横城方圆百余公里的地域里,志愿军踏着半尺厚的积雪向横城冲去。

从横城败退下来的韩伪8师和美2师9团,全部被刚刚构筑好简易工事的117师,堵在新村至大谷约6公里公路上。

据守在横城的美军也出城接应,猛攻坚守公路以东高地的351团2营阵地,2营4连打到只剩下指导员、通信员、炊事员仍顽强守住了阵地,坚守公路西侧的351团1营也挡住了韩8师两个营的猛攻,全营打得仅剩100余人,营长也牺牲了。

与351团背靠背的349团2营连续打退横城美军的进攻,坚守303高地的5连虽然减员大半,但越打越勇,连炊事班也投入了战斗,还抓了数名俘虏。

在志愿军顽强阻击下,两面之敌均陷人困境。

2月12日下午,被压缩在一个狭窄地段的韩8师残部1000余人狗急跳墙,命地向351团发起冲击。

351团4连2排全部阵亡后,4连炊事员、通信员、司号员、文书发动反击夺回了阵地,当夜色降临时,2000余韩美军及100多辆汽车,在十余辆坦克的引导下,拼最后一口气沿公路向南冲去。

349团1营和3营全线出击,四面八方发起冲锋,冲锋号和喊杀声回荡在山谷之中。

韩美军自相践踏,溃不成军,上百辆汽车拥成—团堵塞了公路。

12日午夜,战斗结束。

117师毙伤敌850余人,俘敌2500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汽车200余辆、火炮100余门。担任预备队的350团1营本来预置在琴垡里。

韩伪8师后续部队见沿公路南逃无望,于是翻过山梁从琴垡里方向逃窜,350团副团长王秀法发现一群敌人黑压压冲下山来,立即组织1营占领了唯一的制高点,待敌走近猛烈开火,惊弓之鸟的韩军纷纷举手投降,一下子俘敌上千名。

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5月16日黄昏,临津江上风雨交加,江雾弥漫,志愿军开始了一小时的炮火准备,步兵还没有开始冲击,守卫昭阳江正面的韩伪7师炮兵就开始逃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负责支援韩伪7师第5、第8两个团的16门105毫米榴弹炮,一下子就撤退了13公里,火炮射程不够打不到前沿,韩伪7师完全失去了炮火压制能力。

志愿军士兵徒涉水深1米的昭阳江,不到一个小时就突破了韩伪5团的阵地。

韩伪7师师长金炯一见势不妙,打算命令预备队3团向前靠拢准备堵缺口,但掩护步兵的团迫击炮连逃跑了,5团团指挥所遭到袭击,各营都在一片混乱中向南逃跑,金炯一下达的一系列命令无人执行,8团也开始了混乱的大逃亡。

3团还没有赶到所峙里就临时变成收容队,不断地在路上收容逃下来的散兵,但每一处收容站刚设立,就立即被失控的士兵冲垮了,最后3团也卷入了南逃的洪流中。

韩伪7师在三个小时内就迅速溃败后,韩第3军团的侧翼成了缺口,让伪3、伪9两个师开始心慌,第3军团军团长刘载兴少将,很不相信两个师的志愿军,怎么能够在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夜间三个小时行军29公里,除非伪7师根本没有抵抗或者中国军长了翅膀。

作战参谋向建议赶快向南撤退,刘载兴立即同意,但刚刚正式接替麦克阿瑟将军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威坚持不准后退。

韩伪9师师长崔锡,得知唯一的补给和撤退要点的后方公路要点五马峙丢失后,就开始了拼命的撤退,五马峙高地卡在公路边,志愿军占领了高地,控制了公路,顽强的阻击向南逃命的韩伪9师30团。

凌晨3时,韩军绝望情绪到达了极限,不少士兵丢下装备脱离部队往深山中逃散。

刘载兴亲自乘飞机飞到县里督战,严厉命令下伪9师30团无论如何也要突围出去,但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负责攻击的三个营,只有三营开始了战斗,另两个营根本没进攻,而是静悄悄绕过五马峙山峰往南逃跑了。

刘载兴大怒,质问崔锡谁下的命令,崔锡说他根本没下过逃跑命令,这时志愿军大部队距离拥挤在公路上的韩军越来越近,迫击炮弹落在公路上来了,公路上的韩军车队开始出现混乱,士兵们开始自作主张破坏车辆后弃车逃命,到处是韩军士兵擅自烧毁各种装备的火光。

原本指望开路的伪18、伪30团不成建制地漫山遍野乱逃。军官们不但没有站出来指挥秩序,反倒摘下军衔标志扔了,随着溃兵向各自认为可以活命的方向跑。

基本分为三个群,一群由副军团长姜英勋带头向苍村里方向跑,到了苍村里四处逃散,第二群向三巨里方向跑,第三群向桂芳山方向跑,不少饿死在深山中。

最倒霉的是执行进攻五马峙高地命令的韩伪9师30团3营。

他们本来是奉命占领一侧阵地掩护另两个营进攻,结果全军溃逃后,战场平静了,才发现友邻部队已没有人影,无线电呼叫没人应答,派人到团指挥所才知道全军都跑光了,于是全营立即逃亡。

奔跑了一夜之后发现少了一个十连,这个连因为实在走不动了,途中找个高地休息一下,本来布置了哨兵,结果哨兵也睡着了,等睁开眼睛时已全部被俘。

韩伪8,9师和7师一个团,一口气向南逃了跑113公里,连收容都收容不起来。

清晨,从汉城驱车前往前线的李奇微将军,才走几公里就遇见了潮水一般退却的韩国军队,所有的走廊、山涧和道路都挤满人流,卡车上站得满满的眼睛发呆韩国士兵,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李奇微从吉普车上跳下来,叉开双腿站在道路中间,边挥手边喊,企图把韩军赶回前线,但没人理他。

愤怒的李奇威下令解散韩第3军团,撤销建制,军团长刘载兴少将被撤职,他认为认为如此无能的军队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

这让韩国军队感到耻辱无比,一支本土军队在本土作战被“协助他们作战”的外国军队解散了,这是世界战争史中最稀奇古怪的事了。

以至于几十年后韩国国防部编撰的《朝鲜战争》一书,依然愤愤不平认为美军没有宽宏大量的态度,他们认为韩军失败是美军的溃败造成的,要解散也得先解散美军,伪九师在作战上配属于美第3师,应该撤美第3师师长的职。

韩伪9师师长崔锡说,让美第,10军负责守卫五马峙,是美第8集团军的错误。

韩伪3师师长金钟五说:美军没有坚守五马峙是失败的原因。

韩第3军团军团长刘载兴说:失败是美第10军军长的固执和指挥失误。

5月15日,志愿军拿下了清平川大桥,三面包围了汉城,李承晚和李奇微挤在一架帆布的联络机中,逃到了议政府。

第五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第65军血染临津江。临津江战役,韩伪1师团是志愿军的主要对手。

此役,让64军和65军付出严重伤亡代价的,除了天上的美机轰炸外,韩军第1师团灵活的阻击、反击、迂回侧击战术,是志愿军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952年10月的白马山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王牌部队38军与韩军第9师团在箭头山(281.2高地)、白马山(391高地)连续鏖战9个昼夜。

最终,38军在付出了重大伤亡后,未能达成战役目的,被迫撤出战斗。

38军代军长江拥辉直到几十年后,但凡提及白马山战役,仍然耿耿于怀。

江拥辉将军组织撰写的《三十八军在朝鲜》一书,详细记载了此次战役经过,对韩军第9师团的山地作战战术、步炮协同战术,空地协同战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朝鲜战争的中后期,韩军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一个本质上的提升。

朝鲜战争最一后战中韩军的表现

五次战役后,双方进入阵地作战相持阶段,韩军开始扩编,到战争后期达到65万人,上甘岭战役后,美军不再发动大规模进攻,防御任务交给韩军去完成。

由于双方都开始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想突破防线都比较困难,韩军有了不少实战经验,阵地战也很难逃跑,所以韩军战斗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还总结了一套迅速补充兵力的办法,兵力补充速度非常快,随打随补,甚至3~7天即可整连整营补充。

但面对志愿军,多次失利使韩军官兵对志愿军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敬畏情绪。

志愿军的主要打击目标还是韩军,认为韩军没有什么战斗力,1953年6月,李承晚公然破坏停战协定,志愿军上下都希望能再打韩军一顿,克拉克也希望让中国人教训一下韩国人。

6月21日,志愿军决定立即发起金城战役。

杨勇指挥的20兵团准备了五个军,1094门火炮,炮弹70余万发,于7月13日夜在东起北汉江,西至牙沈里发起抗美援朝中规模最大的炮火准备,半小时内向韩首都师、3师、6师、8师倾泻了1900吨炮弹。

炮击刚一结束,志愿军士兵就在瓢泼的大雨中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只用一个小时就冲破韩军阵地,被吹嘘为愿军强硬对手的韩首都师首当其冲。

韩军历史最悠久的“白虎团”右翼2营,一开战就崩溃了,2营逃到第二防御地带,谁知志愿军又从2营、1营结合部冲进来,分割包围了2营5、6、7连,端掉了营指挥所,上千人的2营只剩下280人逃了回后方。

团长崔喜寅急令团预备队前往增援,才出发就被火打掉了一半,另一半逃得干干净净。

1营长与3营长带着30多人躲进一个地下掩体,被志愿军一根爆破筒全部被炸死,只有1营长幸存,1营两个连长战死,副营长和4个排长失踪,基本全营覆灭了。

左翼的26团也顷刻崩溃,士兵死的死,散得散,26团1营长看见志愿军士兵就杀到营部,立即收拢全营仓皇逃跑,26团两个营前来增援,一交手就稀里哗啦地溃散了。

只剩下一百来人,师长崔昌颜立刻命令机甲团一个营赶往增援。

志愿军607团侦察连副排长杨育才带领12名侦察兵和一个朝鲜向导,从一条四周全是悬崖绝壁的小路,一路蒙过韩军巡逻队,于凌晨两点到达离前线20多公里的二青洞“白虎团”团部。

在一名稀里糊涂成为俘虏的韩军上尉带领下,通过了一个坦克连和一个装甲连的防线,冲进了团部大门,一顿手雷,就将正在开紧急作战会议的几十名军官干掉一大半,崔喜寅和副师长林益醇跳窗逃跑了。

杨育才还一口气干掉了附近的油库、弹药库,拥有0多辆坦克、20多辆装甲车和几百个士兵的团部警卫部也乱成一团,四处逃窜。

杨育才等人共毙敌223人,自己竟无一伤亡。

林益醇、崔喜寅逃跑后迷失方向,相互失散。

林益醇坐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休息时,被68军204师志愿军士兵活捉,这是韩军最高级俘虏,林益醇被活捉时,装甲团团长陆根洙也钻进了伏击圈,被当场击毙。

天亮后云浓雨大,志愿军打破常规,从东、中、西三个方向发动白天攻击,到14日晚推进了9.5公里,志愿军180师锐不可当,一马当先南渡金城川,兵锋已直指汉城。

志愿军歼敌5.3万人,韩军四个师遭到毁灭性打击。

美国人骂韩国人无能,韩国人骂美军见死不救。

美军还是匆忙赶到金城反攻,但,韩伪5、7、9、11师及伪3、6、8师余部和美军第3师,整整10天也攻不破志愿军阵地,表明了美韩军又无法攻取上甘岭的志愿军坑道工事,又无法守住金城的坑道工事,陷入了攻不能取,守也守不住的境地。

金城战役后李承晚也一声不吭了,美国迅速签署了停战协定,全面停战。

韩国军队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共损失98.84万人,是参战各国损失最惨重的,尽管彭德怀认为“伪军就是好打的”的论断是正确的,但伪军也是非常凶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韩国军队虽然打不过志愿军,但对平民百姓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

在跨过三八线后,韩国军队对亲北方平民是非常凶残,在对付在南方的游击队战术非常有效,得到过李奇微的夸奖。

1965年5月,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派”空军1号”专机来汉城,接独裁统治者朴正熙往华盛顿,要求朴正熙出兵越南,条件是提供近31.7亿美元军事援助,以及每年3亿美元参战酬金。

朴正熙立即同意,1965年10月9日,柴明顺少将指挥的海军陆战队第2师,就踏上越南领土,1965年10月21日,首都师和第9步兵师也入越充当美军“爪牙",执行针对游击队的“绥靖”作战。

到1973年韩军队撤离时,共进行了1170多次营一级作战,和155.6万次小规模作战,累计伤亡1.5万人,其中阵亡4889人。

韩军以残忍而闻名越南。

美军的傀儡军中,韩军最凶暴,海军陆战队第2师,更是屠杀平民的“佼佼者”,一打败仗,必定会屠杀平民,在越南这个到处都是敌人,却又到处找不到敌人的地方,韩军屡屡受挫。在倍受打击却又经常找不到越军的情况下,就怨气就发泄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韩军得到的命令是“眼里见到的全部视为“越共”,“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1966年初,韩军对平安村发动了15次扫荡,留下6处集中埋葬尸体的土坑,先后残杀了1003名村民,韩军还在富安省化梅台村一天内杀了170村民。

在1966年12月22日、24日和26日3天内在广义省平化村就杀害了403名无辜村民,韩军宣称在战斗打死4.41万越军,其中很多是把屠杀的平民也算进去。

喜欢不能忘却的197653请大家收藏:不能忘却的197653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