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2章 擅长逃跑的韩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打服了以美军为首的16国联军,但唯独有一支军队时至今日仍不服,那就是韩军。在停战协议前,经过全美械加强的韩军一度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甚至叫嚣着——再战一年,饮马鸭绿江的口号,态度非常强硬。

在中美军队眼中,韩国军队就如同豆腐一样不堪一击,李奇微将韩军称为“一支我们甚至不敢称之为军队的相当可怜的部队”,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韩军像潮水一样逃窜,他们扔掉所有武器,他们只有一个目标,跑到离中国人越远越好。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是战场的主角,而兵力最多,伤亡最大的韩国军队就是一个陪衬,以至于志愿军都懒得提及韩军的作用,至多只在提一下被歼灭的韩军番号和数量,那么,韩军战斗力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们看看朝鲜战争前的韩军。

与朝鲜军队不同,韩军的前身实际上就是朝鲜半岛的日伪军部队,这一点其实与印度军队的起源是比较类似的。双方都是起源于殖民地军队,但是韩军与印军却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印度在被英国殖民之前,本身就没有形成自身的民族主义,其实今天的印度也没有。

但是韩国不同,朝鲜半岛千年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民族也非常的单一,可以说朝鲜半岛就是天然的民族主义土壤。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甚至让分治了数十年的朝韩双方的民众,依然坚定的认为对方是同胞。

这种民族主义,往往也会使得殖民者在占领了这一地区之后,遭到前所未有的抵触和反抗。

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够参加日伪军的韩国人,究竟是什么性质,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简单的说,英印军中的印度人,绝大多数都不是“印奸”,但是日伪军内的韩国人,绝大多数都是“韩奸”。

虽然韩奸和韩国人,本质上都是同胞,但是日伪军和韩国的民族主义反抗者之间,本质上其实就是生死大敌。因为这种民族主义,使得韩国反抗者不会利用日伪军的“血缘优势”,只会斗到底。

这也使得朝鲜半岛上的日伪军,与我们中国的日伪军,在战斗力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韩国的日伪军相当的凶狠,因为所有和反抗军的战斗,都是你死我活。

至少在单兵作战,以及战斗意志上,朝鲜半岛的日伪军还是比较强的。

但是日伪军的这种战斗力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只有在面对朝鲜半岛的反抗军的时候,他们才会迸发出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但是在面对苏军以及美军的时候,这些日伪军的抵抗意志就全无了。

在战后,北方的朝鲜选择肃清了这些日伪军,转而以东北抗联朝鲜族战士为基础,建立了一支全新的军队。而朝鲜的这支军队,与我军高度类似,甚至他们中的很多战士,其实都在我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甚至还参加过解放战争。

但是南方的韩国,却没有这样的“天然优势”,他们只能继续使用收编现有的日伪军。并且在日伪军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韩国自己的军队。而日伪军对于这次收编也表现得想当的积极,因为相当多罪孽深重的日伪军军官,都将加入韩军当成逃脱制裁的一种手段。

1946年1月,韩国将原日伪军和警察组建成统卫部警备队和海岸警备队,军官基本是原日伪军和伪满洲国成员,这些伪军军官,只是把军队当作以权谋私的避风港。

韩国军队成立时,陆军共有一个“首都警备旅”和5个“国防警备旅”,共6.5万人。

1946年组建的“首都警备旅”,就是后来第7师团的前身。

1947年组建的5个“国防警备旅”,就是后来第1、2、3、5、6师团的前身。

1948年7月17日,韩国国会公布宪法,统卫部改名为“国防部”。

8月15日,韩国政府成立,警备队和海岸警备队分别改编为韩国陆军和海军,国防部下设陆军本部和海军本部,第一任国防部长是李范奭。

按照《韩美临时军事协定》之规定,美国向韩国派遣由500人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其成员遍布韩军各级指挥部门。

同时,美军向韩军提供价值 1.1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10万支M1加兰德步枪和M1卡宾枪、5000万发子弹、2000具M1巴祖卡火箭筒及配套的M6A1和M6A3火箭弹,以及4万多门各型火炮和军用车辆。

李范奭认为,韩军应该以陆军为主,并且优先录取有经验的,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的毕业生作为军官。并且在同年,李范奭在1948年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肃军,扫除了韩军中全部的“左派进步势力”,打造了一支完全由右翼保守势力组成的军队。

同时李范奭广泛的以极端民族主义发动中学生组建“护国军”。李范奭下台后,“护国军”被韩军吸收,进一步的提升了韩军的战斗力。但是此时的韩军,相比起北方的朝军,在战斗力上依然是完全无法与之比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1949年3月,美国驻韩军事顾问团组长威廉.林恩.罗伯茨将军,就向参联会详细汇报了韩军糟糕的现状,另一位美国军事顾问认为“韩国军队除了爱国热情外就没有什么的了,驻顾问团代理团长贝尔德大校向美国政府写报告反应,韩国军队人员比装备还多。

参谋长联席会议要求麦克阿瑟尽早撤军,但要留下一个战斗群。

1949年1月,美军24师主力全部撤到日本,只有32团、48炮兵营、一个工兵连和第7装甲侦察队编成第五战斗群留驻在韩国。

麦克阿瑟则认为韩国不会有机会成为独立国家,迟早会被北方侵略,美国不能留承担军事支援义务的借口,因此杜鲁门总统决定第五战斗群分四个阶段撤出,1949年6月驻韩美军全部撤回夏威夷,只留下归大使管辖的驻韩美军事顾问团。

美军撤军前,性能较好的火炮调换下来带回美国。

然后将10万支步枪,5000万发子弹,1900具M9式反坦克火箭筒,140门M1式57毫米无坐力炮,32门37毫米反坦克炮,57门105毫米榴弹炮、若干门迫击炮,7万发炮弹,27辆装甲侦察车,4万辆汽车,以总价值5600万美元作价1亿1千万美元,交给了韩国军队。

这些装备都是二战争中使用过的陈旧装备,堪用的极少,还有20%是日本造的三八大盖,韩国军队没有坦克,只有二十架轻型通信飞机,步枪只够装备70%的步兵师,弹药只够两天战斗。

这也使得超过20%的韩军,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依然在使用日占时期的装备,也就是三八大盖。

战争期间,韩军又先后编成了7个师团。

到了1950年6月半岛战役正式爆发之前,虽然韩军在美军主持的扩编下,已经发展到了8个师团,编成1、2、3、5、6、7、8和首都师共8个师,1、2、6、7师基本上只有个架子,只编有2个团,只有第3、5、8师和首都师是满员的。

8个师团,合计66个步兵营及6个炮兵营,已经是一支总数为9.8万人的部队。韩国人采用的是日军的编制体系,将军称作师团,团称联队,营叫作“大队”。

因为韩军刚组建,因此仅有16个营受过完整训练,30个营只完成连级训练,17个营正在排一级训练。这里面的很多军官,要么是从国军光复军中出来,要么是曾在日伪部队中担任中下级军官之人组成。

无论是作战素养还是指挥能力,都和正规军相差甚远。大多韩国士兵都是从街头或田里强征的文盲,上层腐败无能,下层思想懈怠,偷窃、贿赂、勒索屡见不鲜。

战争期间,韩军又先后编成了7个师团。加上之前的8个师团,总共编有15个师团,分别是首都师团、第1、2、3、5、6、7、8、9、11、12、15、20、21、25师团。

韩军15个师团,除了数字番号外,还喜欢给每个师团取外号,而且全都取得“如雷贯耳”,个个“高大上”。

首都师团外号“猛虎部队”,成立于1949年6月,由李钟赞出任师团长,战斗力较强,这支部队汇聚了许多原日军军官,其整体军事素质极高。

下辖第2联队、第17联队、第18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7000余人。

电视剧《侦察英雄》韩军黑豹师的原型,便是韩军首都师团。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第68军203师的侦察部队往死里捶的,就是这支部队。此役,便是着名的“奇袭白虎团”。志愿军对该师团评价颇高,认为其战斗作风顽强,擅长进攻作战。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首都师团在与人民军的交战中表现出色,但在与志愿军的交手中却屡遭失利。这一教训也凸显了韩军的一些弱点。

伪1师团,别名“白骨部队”,由白善烨出任师团长,下辖第11联队、第12联队、第13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余人,是韩军绝对的主力部队。

白善烨曾就读于伪满洲国军官学校,镇压过抗日活动,给日本人做了6年事,混到上尉中队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白善烨逃回平壤投靠曹晩植。

不久曹晩植失势,白善烨与丁一权、金白一“脱北”跑到汉城,投靠美国扶持的国防警备队,任第5联队联队长。

到1949年,韩军组建8个师23个联队,29岁的白善烨成为韩5师师长。

1950年4月,白善烨转任韩伪1师师长,下属11、12和13联队,兵力1万多人。

朝战爆发后,韩伪1师团凭借美军火力掩护,在洛东江顶住了强弩之末的朝人民军进攻,给老美和李承晚留下深刻印象。这大概是白善烨军事生涯唯一的高光时刻。

虽然韩军组建了15个作战师团单位,但其中战斗力勉强合格的也就只有伪1师团和伪6师团。这跟日军在当时的做法是一样的。按照一般性的规律来讲日军的师团编号越靠前,他的战斗力就越靠前,韩军也是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随后,美军在麦克阿瑟的策划之下突然发动了仁川登陆战。

当时的伪1师团就是美军的配合部队。

在配合美军的作战过程当中,其灵活的战术特点还得到了麦克阿瑟的夸奖。

韩伪1师团也是第一个越过三八线,并且攻入到平壤的韩军部队之一。

后期,伪1师团的师团长对我军的战术以及相关的作战案例又更为有细致的了解和分析。

因此,当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到朝鲜战场之后,韩伪1师团被派往了第一线,作为跟志愿军交战的首批韩军部队之一,他们一直在实战当中跟志愿军交手。

当时的志愿军第19兵团的两个军,第64军和第65军,一共有5个师,在开进到临津江一带的时候,就是韩军伪1师团朝着江面发动了猛烈的火力压制,企图阻止我志愿军兵团渡江。

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方的大量火力展现得颇为凶猛,一度让19兵团以为这是美军在江的对岸开火。

随后,伪1师团的师团长白善烨,还在江边构筑了大量的防御阵地,并且呼叫美军的炮火和空军进行支援,让19兵团在渡江的时候在时间上有了一定的迟滞。

临津江之战,志愿军第39军116师,直接突入到了韩伪1师的防线之内,伪1师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我116师打的防线濒临崩溃。

伪1师团是参战次数最多,且与志愿军交手多次,唯一没有吃过大亏的师团。志愿军对该师团评价积极,认为其战斗作风积极且顽强,行动狡猾,善于迂回,敢于反复争夺,进攻强于防御,而且特别善于模仿志愿军的迂回和侧翼突袭战术。

这跟当时的师团长白善烨,在伪满洲国时,对我军战术的摸索是分不开的。

伪2师团,别名“怒涛部队”,由李亨根出任师团长,下辖第5联队、第16联队、第25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8000余人。

该师与志愿军交手次数较多,虽然败绩不少,但也有胜绩。韩军在中国也有一定知名度,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志愿军对该师团评价中等偏上。

伪3师团,别名“狮子部队”,由刘升烈出任师团长,下辖第22联队、第23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7000余人。

该师长期在东线与人民军交战,战绩不俗,但在1951年4月的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曾遭到志愿军的猛烈打击,差点被全歼。志愿军对该师团评价中等偏上。

伪5师团,别名“钥匙部队”,由李应俊出任师团长,下辖第15联队、第20联队、第1独立大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8000余人。该师在中国比较有名,得益于2018年的一则新闻。然而,志愿军却对其评价一般,认为其战斗力勉强。

该师团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称为“补给师团”,意为专门为我军输送粮弹补给。其存在意义就是坐等我军对其实施俘虏和缴获。

讽刺的是,2018年12月2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视察驻扎京畿道涟川郡的陆军第5步兵师,当文在寅发表演说勉励官兵时,身后的大屏幕上居然打出9个汉字“天下无敌常胜5师团”。

中国网友对此评论道:要脸不?

伪6师团,别名“青星部队”,由金钟五出任师团长,下辖第7联队、第8联队、第19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9000余人。该师为韩军的王牌部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对象。

说到伪6师团,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曾经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军谷寿夫的第6师团。跟日军师团那种凶猛的火力以及以坦克为作战主力的方式不同,韩伪6师团特别喜欢在山地作战。

他们在山地作战当中的战术,在韩军的15个师团当中应该堪称第一。

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之后,在前5天的时间当中,韩军的部队非常拉胯,一下子就损失了将近65%以上的兵力。

然而伪6师团却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保存的相对完整。

后面,朝鲜人民军在春川保卫战当中,跟伪6师团碰头之后。

伪6师团依靠着一座山,在周围建立了十几道严密的防线,挡住了朝鲜人民军连续猛攻。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韩伪6师团虽然在对人民军作战过程当中,能够挡住对方的进攻,可是在跟志愿军交战的时候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说他是主力,这是相对于人民军而言的,但是相比于志愿军来说还完全不够看。

该师团与志愿军交手多次,虽输多胜少,却是韩军中战绩最为出色的一个师团。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该师团曾经连续两次击败志愿军第63军。金城战役中,在韩军整体落败的态势下,又是通过连续反击,连续两次将志愿军第67军击退至金城川以北。

伪7师团外号“七星部队”,由刘载兴出任师团长,下辖第1联队、第3联队、第9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余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该师团虽是韩军中成立最早的部队,但这支老牌部队却战斗力低下,在第二次战役时,被志愿军第38军仅用5个小时就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伪8师团外号“台风部队”,由李翰林出任师团长,下辖第10联队、第21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7200余人。

该师团在与志愿军的9次作战中,两次被全歼重组,7次被重拳暴揍,其战绩惨不忍睹。

以上为朝鲜战争爆发前编成的8个师团,战争期间又先后编成了7个师团,分别是:

伪9师团外号“白马部队”,师团长由第6师团师团长金钟五调任。下辖第28联队、第29联队、第30联队,以及师属炮兵大队和工兵大队,共余人。

1952年,38军奉命攻打白马山,战前有人叛变投敌,韩伪9师提前做好部署,38军久攻不下,在美国火力支持下,38军最后不得不撤出战斗,而守阵的韩伪9师却因为这场战斗成为新的王牌部队。

38军对第9师团的山地作战战术、步炮协同战术,空地协同战术评价甚高。

伪11师团外号“花郎部队”,由崔德新出任师团长。崔德新于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军官学校第10期步兵科,之后服役于国民党军队的新1军,1946年退役返回朝鲜。

该师团主要部署于东线与朝鲜人民军作战,输多胜少。

伪12师团外号“乙支部队”,由尹春根出任师团长,尹春根曾在关东军服役。

该师团曾于上甘岭战役中与志愿军作战,其第37联队战斗作风顽强,曾多次占领我军阵地,与我军反复拉锯。但其他两个联队则较为拉垮,战力孱弱不堪。

伪15师团外号“胜利部队”,由李贞锡出任师团长。日据时期,李贞锡曾在朝籍日军中担任佐官。

该师团部署在东线,主要与朝鲜人民军作战,外号虽为“胜利部队”,却屡战屡败,是朝鲜战场上的一大笑话。

伪20师团外号“夜猫部队”,由刘兴守出任师团长。日据时期,刘兴守曾任京畿道日本警察课警佐。

该师团与志愿军的作战中,被志愿军评价为不堪一击。

伪21师团外号“白头山部队”,由闵机植出任师团长。1943年,闵机值于伪满建国大学肄业,在关东军服役,军衔少尉。

该师团组建较晚,与志愿军交手两次均遭受惨败。

伪25师团外号“飞龙部队”,由文容彩出任师团长。文容彩曾是日军“高丽联队”的一名士兵,南京保卫战中,“高丽联队”是日军最早攻入南京城内的部队。

该师团于1953年5月组建,在朝鲜战场上从未参加实战,主要担负后方守备任务。

韩军前方各师,分成小部队分散在宽大正面上警戒,后方各师忙于讨伐游击队,根本无法进行训练,朝鲜战争爆发时仅有50%的连队完成连级战术训练,只有首都师3个团,伪7师2个团,伪8师一个营,完成了营级战术训练。整体远没达到一支正规军的最低水平。

在战争初期,美军交代给韩军的任务是辅助作战,以及围剿后方的人民军游击队,因此在重武器上并没有配置多少。

6个炮兵营也仅仅配备90门炮(每个营M3式105轻型榴弹炮),而对面的人民军是660门,在反坦克上更是还只有二战恶评不断的57mm反坦克炮,根本无法对付人民军强大的T34/85坦克。

再加上丽水事件等原因的影响,在开战初期,韩军就是一支维持治安,欺压百姓的警察部队。军官普遍是白丁起家,会说日语的人不少,但是会说英语的人却少得可怜。

这也使得韩军军官与美国军事顾问之间几乎很难交流。

而这些日本陆士学院毕业的“得到任命,主要是政治原因而不是因为军事水平,部队中即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没有能说英语的军官,美军在指导训练韩军官兵时,许多战术术语都无法翻译成朝鲜语。

而且韩国军官受日本军队风气影响,很难接受比自已军衔低的美国顾问的意见。日本陆士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也听不进去美军军事顾问的建议。

与之相对的,则是朝鲜军队中的基层军官,很多都曾经跟着东北抗联一起进入过苏联,他们在苏联生活过,学习过,也接受过苏军的指挥。因此他们本身就不排斥苏军军事顾问,以及苏军教官,他们中很多人本身也会说俄语。

而苏联援助的军事装备,本身也都是他们用惯了的,也非常的习惯。这种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状态,自然也会迸发出相应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韩军在朝鲜战争初期便大溃败的情况,其实也是一点也不奇怪了。

朝鲜战争初期韩军的表现

和韩军相比,朝鲜人民军拥有13.5万人,不仅人数上占优势,而且许多士兵是实战经验丰富的抗日老兵和朝鲜籍的解放军老兵,战斗素质极高,装备上也占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朝鲜人民军拥有150辆T-34坦克和米格-15战斗机,苏制122毫米加农炮射程达12公里,还大量装备了120毫米迫击炮。

1950年6月24日,正当约三分之一的韩国军队在休假,美国军事顾问团长罗伯特正在回国途中,顾问团临时团长怀特在东京休假,韩国军队所有将领都在汉城为军官俱乐部开幕举行盛大舞会的同时,9万朝鲜人民军和130辆T-34坦克,已经准备好代号“暴风行动”的所有准备。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在火炮和坦克的支援下,朝鲜人民军分为开城、瓮津、春川和江陵四个方向发动突袭。

朝鲜军队是在“不宣而战”并且出其不意的状态下发动的进攻,此时韩军一线部队的4个师团外加一个联队总计4万人马,刚刚结束演习任务正在休整,被朝鲜人民军的突袭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溃千里。

仓促应战的韩军在发现其装备的所有反坦克火器,打在T-34坦克上都象乒乓球一样弹起毫无作用时,士气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仅3小时,韩军开始逃亡,溃退的士兵到处惊恐高喊,可怕的坦克开过来了,朝鲜人民军迅速直逼汉城北部35公里的议政府。

但是在韩军大溃败的时候,韩军的基础却基本上保存了下来。这是因为在二战后期,日伪军就已经形成了“灵活转进”的习惯,跑的可谓是飞快。

朝鲜人民军仅用了3天便攻占了汉城。

6月27日7时,李承晚总统和内阁成员带着家人仓促逃离了汉城,逃到大邱后又觉得逃的太远了,又北返回大田。

韩国国防部担心汉城人民知道总统出逃后,也会出逃,一定阻塞公路、铁路和汉江大桥,所以李承逃离汉城三个小时后,还通过广播说谎称总统仍然在汉城,敦促市民不要恐慌。

战前被部署在后方的另外4个师团,汉城地区的首都师团、大田地区的伪2师团、大邱地区的伪3师团、湖南地区的伪5师团,败得更快。

李承晚远程集结韩伪7、伪2师团,架起仅有的90门火炮,想要将北朝鲜军挡在汉城以北。但他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且不说北朝鲜军人的战斗能力远超韩军,就连装备都比韩军的老、破、小高级。

据知情者统计,当时参加反攻的朝鲜军队,人数是韩军的2倍,武器更是接近6倍。

一场交战下来,南韩军队溃败而逃。

6月28日上午2时30分,韩军突然以“阻止朝军大规模追击”为由,炸断汉江大桥,把正在过桥的数百名士兵和平民炸上了天,受伤的人就有美国军事顾问团临时团长怀特,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玛格丽特-希金斯。

大桥炸断,把担负断后任务的,由白善烨指挥的伪1师团,硬生生地丢在了汉江北岸。

若不是师团长白善烨镇定指挥,最终成功突围,伪1师团便要折在这帮猪队友的手上。

即便是在汉江大桥被炸毁之后,白善烨率领的伪1师团仍然在汉江北岸又坚守了整整4天4夜,掩护其他被困部队撤过汉江后,第1师团这才最后撤退。

战前拥有9万多兵力的韩国军队,仅仅在开战的第四天就已经损失了70%的兵力,全军仅剩2.2万人,各部基本都被打残了编制。在激烈的汉城附近的议政府血战中,韩军王牌的伪7师团仅剩不到1200人,机枪4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