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零五章 百年前的刺头(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显然不能比啊!

当今文界的乱象,最起码有三成的份额是由杨廷鉴一手推动,王阳明和朱熹成了圣,对于各自的门徒都有具大的现实利益。

而更加吊诡的是,心学和理学都各自继承了一部分的孟子学说,在根源上,孟子是心学与理学的源头,这又将孟子置于了尴尬境地。

本来郑太祖挟开国之威,稳定人心之重任,召心理实三家开经筵,意图统一思想,创造一个治隆汉唐的盛世,却不料,硬生生给杨廷鉴把好好的经筵念成了造反大会。

郑太祖焉能不怒?

怒斥杨廷鉴歪理邪说,下令乱棒打出,今后不许入宫。

杨廷鉴也硬气的很,趴在大殿上,大喊来打,番子摄于威势,有两次居然把板子打的脱手了。

五十大板打完后,因杨廷鉴并未运功相抗,被打的一屁股血,他慢条斯理的爬了起来,掸了掸身上的灰,回首朝郑太祖冷冷一笑,一瘸一拐的离去!

所以说,杨廷鉴的名声,远远比王蠡想象的要大,在百年前的明郑换代之际,杨廷鉴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那么,杨廷鉴为何器重王蠡?

他在王蠡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虽然王蠡学术水平一般,却有股不为权贵摧眉折腰的气概!

杨廷鉴幽幽叹了口气,点头道:“你的事情我会与文界沟通,纵然别人或有顾忌,但先生肯定会护着你,前提是你的文章真正出彩,你且回罢,莫要声张。”

“多谢院长!”

王蠡拱了拱手,又道:“那《瘗旅文》学生始终读不出名堂,若是让事主来读,是否有效?”

杨廷鉴沉吟道:“读此文,不在于心境,若是可体会先生当时的心境,你也能悟出道,可古往今来,只有一个先生,先生的道路无人可以复制。

你想让事主读,或可一试,不过最好还是自己弄清楚,这样罢,你把文气放出!”

“是!”

王蠡释放出了自己的文气,四尺一寸,洁白无暇!

霞姑看的瞠目结舌,暗道难道诸多学子俊彦都不是他的对手,就凭四尺文气,足以在举人中称王称霸,甚至好些年轻的进士都不及他。

也不知是怎么读出来的。

杨廷鉴也是目光微凝,随即释放文气,足有两丈之高!

文气突破九尺,达到一丈,便是宗师,两丈是大儒的标准,四丈可为先贤,圣人另计。

天底下,没有人敢于怀疑杨廷鉴的学识,分明是妥妥的大儒。

‘这对师徒都是妖孽吧?’

霞姑暗暗心惊,杨廷鉴不过百来岁,而王蠡更夸张,才十六岁啊!

要说她自己的岁数,都不好意思在王蠡面前提!

百年前,挨了顿廷权之后,杨廷鉴负气归隐,终身不为大郑效力,他的时代结束了,如今王蠡拜入了杨廷鉴门下,能否谱写一个新的时代?

霞姑忍不住回头看了眼王蠡。

“收束心神,莫要排斥!”

杨廷鉴突然一声低喝,文气一涌,铺天盖地的罩向王蠡,竟融入王蠡的文气,又分化出他自己的身影,捧着书,诵读《瘗旅文》。

谢谢好友田心o_o日月的月票~~

喜欢红楼聊斋逍遥仙请大家收藏:红楼聊斋逍遥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