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萧复谨得知林乾安一家子竟要一同前往那险地,心下震惊。他深知此行凶险,林乾安才成婚不久,贵为驸马,本不该亲身涉险。然而,边关战事吃紧,朝中武将的稀缺让萧复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朝中武将中,有的已赴任前线,身肩重任;有的则以各种理由推辞,不愿前往那险峻之地。
若非实在无人可委任,萧复谨也不想林乾安去川鸣驿。若是京中无林家人在手......萧复谨揉了揉眉心,半晌,才启唇道:“拨五百禁军随行,护林家周全。”
林乾安次日接过圣旨谢恩后,便带着一家子即刻出发。她骑着马,神情肃然,一路之上未有半句言语。途径公主府时,也未曾稍作停留,反而加速了行程,带着家人与禁军向城外走去。
檀云推门而入,轻声禀报道:“公主,驸马已带着家人和禁军向城外行去了。十一和鹿闻也已出发。”
公主闻言,微微侧过头来,那双明眸中并未显露出太多的情绪。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此行一路,众人走的皆是那宽广平坦的官道,初时,尚有瑞雪纷飞,银装素裹,宛如仙境。林乾安和余南山二人也从马车上下来,信马由缰慢行在雪中,颇有几分自得之意。
然而,许是边疆之故,随着越来越靠近丰城,那冬日的严寒愈发刺骨,四周的雪景虽美,却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凄凉。
官道两旁的景象随着前行愈发萧条,原本两旁时不时会出现的摊贩此刻已不见踪影,只余寒风在空荡荡的路上呼啸,卷起一阵阵尘土。道旁的树木光秃秃的,枝桠在冷风中颤抖。
随着队伍的缓慢前行,三三两两的流民开始出现在她们的身旁。他们衣衫褴褛,手持简陋的行李,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无助。
又前行了一个多时辰,前方突然涌现出一大群流民。他们见到林乾安一行人衣着光鲜,眼中不禁闪过戾气与贪婪。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触及到马车后头那身着银铠、气势凛然的军人时,眼中的贪婪瞬间被恐惧所替代,立刻变得畏缩起来。
这时,流民群中的一些老弱妇孺开始纷纷跪地磕头,他们的声音颤抖而微弱,不断哀求着希望能得到一些吃食。
林婉儿见状,轻唤一声:“安儿。”她的声音中透着几分不忍与怜悯。
林乾安闻声勒马停步,扭头看向林婉儿,温言道:“阿姐若是心中不忍,便依你所想,施些吃食予他们吧。”说着她掏出怀里的图志,边看边开口道:“依照我们现在的脚程,再过一两日便能抵达丰城,少吃些也无妨。”
林婉儿闻言,笑着点头,随即招呼车内的辛三娘、秦之瑶和芙蓉一同下车分发食物。饿了不知多久的流民们,纷纷涌上前来,接过食物时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他们磕头跪谢,声音哽咽。
林乾安将图志放回怀中,抬头间,不经意间瞧见不远处一棵树后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探头探脑,看起来似乎是个孩子。她心中一动,翻身下马,从马车上拿过一张馕饼,大步向那树后走去。
走到近处,林乾安发现那确实是个孩子,她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正用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盯着她。视线后移,只见不远处还有一个靠树而坐的老妇。她看着眼前的小孩,蹲下身子,将干粮递到她面前,轻声问道:“饿吗?”
看着眼前入之人,孩子先是愣了一下,她还未见过如此漂亮的哥哥,随即立刻恢复警惕的模样。
可但当她闻到林乾安手上馕饼散发出的香味时,也便顾不上其他,眼中立刻闪现出渴望的光芒。她小心翼翼地探出手,快速夺过干粮,然后迅速塞入口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刚吃了几口,孩子却突然停下,抓起半片馕饼转身跑向身后的老妇,她将手中的馕饼递到老妇唇边。老妇虚弱的抬头接过馕饼,小心地撕下一小半,又递回给孩子,可孩子却一动不动的摇着头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