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不是说叶疾他们在夏天不需要补充水份以及补充电解质,他们只是不需要自己带罢了。
他们有着自己的后勤人员,即是他们的教练(师傅)也是负责给他们递水以及递饮料的机器。
叶疾他们跑到五公里的距离之后,肖指导就开始给叶疾他们递水以及饮料了,这当然也是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来的。
第一个拿到水的,自然就是位于队伍末尾,同样也是小队当中天赋最差,实力最弱的杨绍辉了。
当然,杨绍辉能够进入这个小队,同样也有着其他的本事,虽说在各个方面都是较差的,但却从未见他掉队过。
就连现在训练的强度都已经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但他却一直咬牙坚持着,他坚信只有不断的冲击极限,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他那永不言弃的精神,以及强大的意志力,也是为什么他能加入破亚洲记录小队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的运动员缺少的不是天赋,他们缺少的往往是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破釜沉舟的决心。
第二个是董国建。
第三个是彭建国。
第四个是叶疾。
这样的队伍排列,差不多算是按照实力来进行的。
为什么说差不多呢?那是因为,如果真要算起来的话,董国建的实力是比彭建华强一丝的,但显然彭建华更加年轻,身体也更好,所以往往都是他跑在前面。
在几人喝完水之后,再次沿着前面的速度奔跑,但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叶疾与后面三人的距离在慢慢的变远。
看见叶疾在加速,彭建华也急忙跟了上去,后面的两人也急忙提速跟了上去,以防止有掉队的情况发生。
烈日之下,四个身影不知疲倦的奔跑着,没过多久,他们就再次跑了五公里的距离。
这个时候,肖指导也像前面一样开始依次为叶疾他们递水。
在经过五公里的加速之后,这时彭建华和董国建以及杨绍辉的脸上都有了一些痛苦的表情。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五公里,他们跑的并不是很轻松。
而相对于他们的痛苦,叶疾却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有的只是头上增多的汗水还有就是:什么都没了。
当然,这样不能认为是彭建华的三人能力不行,而是叶疾的提速是在是太快了,一下子从315的速度直接提升到了300以内了,不仅是强度的变化让彭建华三人难受起来,天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于这个变化,肖指导看在眼里,但她却没有说出来,毕竟叶疾他们几人已经是很成熟以及很有实力的运动员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状态以及能力去选择自己适合的配速,而不再需要她事事巨细。
她现在在队伍当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准时带领他们训练,以及制定一个大概的训练计划,剩下的就是后勤之类的工作。
本来肖指导对于这个情况是不想干扰的,但看到彭建华三人的状况,她还是在给叶疾递水的时候,给他说了一句。
“现在温度太高了,强度不要太大,适当把速度降一下。”
喜欢马拉松:人类无极限请大家收藏:马拉松:人类无极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