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姚金芍和宋丽静刚把煮好的肉粽起锅,这边章壮国和朱峰也合力把小野猪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宰杀放血、褪毛、去内脏后,清洗干净了。(猪身表面一定要刮洗干净,但要注意不要损破表皮以保持外形完整。)
姚金芍接过处理好的白嫩嫩的小野猪,拿着大砍刀从小野猪得臀部内侧顺脊骨劈开,除去板油。(劈猪时应从肚腹处下刀且不能将刀口拖得太长,以能够挖出内脏为准。)
然后,剔去前胸3~4根肋骨和肩胛骨。
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沥去水分。
将乳猪洗净后放在砧板上,把姚金芍自己研磨的五香粉和盐涂抹在小野猪的腹腔内,腌约30分钟。
接着把调味酱、腐乳、芝麻酱、白糖、蒜茸、干葱茸、洋葱茸、虾粉、生粉、汾酒和五香粉调匀,涂抹在猪腹内,再腌约30分钟。
用一条长40厘米和两条长13厘米的竹条(长的作为直撑、短的作横撑),在猪腹腔内安上支撑,用刚才绑粽子的草绳扎好,让小野猪定形,再在猪身的前后各插2根粗粗的竹签,方便等会儿烧烤。
把支撑好的小野猪用70℃的热水烫皮,淋到猪皮发硬为止,然后用棉布吸干猪皮表面的水分。(把猪皮表面的水分吸干,涂脆皮糖浆的时候才能涂均匀。)
为了让烤出来的烤乳猪色泽均匀,皮质香脆,
姚金芍对她所用脆皮糖浆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具体的脆皮糖浆调法是:
把麦芽糖放入大碗内,倒入150克开水,等到麦芽糖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白酒和浙醋调匀,这样就可以了,虽然很简单,但也很讲究。调制脆皮糖浆时麦芽糖一定不能多用,因麦芽糖含有糖分,糖遇热极易上色,容易让烤出来脆皮颜色发黑。
把脆皮糖浆均匀地涂抹在小野猪的皮上,然后挂在通风处,吹干表皮。(必须等猪皮表面的脆皮糖浆风干后,才能开始烤制,要不然,最后烤出来的烤乳猪会出现“花脸”的样子,卖相很丑,还影响食欲。)
还是用的厨房那口灶,撤掉大铁锅,放入叉好的小野猪,在火上烤制。
先烤胸、腹部,约20分钟。
再顺次烤猪的全身特别是脖颈和腰部,还要偶尔用针刺猪皮排出水分。同时,还要拿把刷子刷油,把小野猪体内、体外因炙烤渗出来的油脂擦去或抹平,免得油脂流在皮或肉上,后面影响外观。
在烤小野猪的时候一定要勤转动,这样才能达到色泽均匀。
鉴别熟没熟的方法:查看小野猪身上流出的油,如果油呈现清而带白色时,证明这个时候小野猪已烤熟。
把烤好的小野猪从灶膛里取出后,姚金芍趁热在猪的表面刷上一层香油,这样烤出来的烤乳猪色泽红润,光滑如镜,皮脆肉酥,香味浓香而不腻。
烤乳猪早在西周时已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
在南北朝时,贾思勰已经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记载在《齐民要术》中了。他在书里面对烤乳猪的描述写道:“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没想到,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汉族劳动人民的烹饪技艺就已经有这样高深的造诣了,实令世人赞叹。
即使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烤乳猪依然深受达官贵人的喜爱,甚至成了宫廷名菜,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一道主要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