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晚饭他一人比那三个吃的都多,那吃相活脱脱饿死鬼托生的。
韩述苦纳闷:“这特么也是留洋博士?你的傲娇呢?你的矜持呢?”
刚把裴志新安置好,腊月二十七,公社翟书j又来电话了。
通知下午一点到红焖火车站接一个叫陈兴邦的老油条迁转到小码头大队教育。
这是烤鸭市魏兴华的母亲李秀琴说的那个经济学家到了。
这人原来在肉夹馍省北边山沟里放羊,李秀琴还有受过陈兴邦老婆恩惠过的几个人,合力通过关系把他从肉夹馍北边山沟里迁转到小码头大队接受教育了。
老规矩,韩述平拿着写有“陈兴邦”仨字的木板赶着毛驴车去红焖火车站接人了。
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
大队直接把陈兴邦扔到老林屋里,三个老男人一块滚地铺了。
还是苏倩倩负责做饭。
腊月二十九,除夕,这天中午饭,韩述苦做了四凉六热十个菜。
一式两份,四个弟弟妹妹和王晨曦一桌,苏倩倩,老林,裴志新,陈兴邦和韩述苦一桌。
一群人在韩述苦家吃了个团圆饭,这是韩述苦专门邀请他几人来家里吃年饭。
为此还特的从各家借了几个凳子,还从大队院把老林用的桌子搬过来用。
这桌子还是韩永昌放座钟专门从家里搬过来的,老林来了就让老林用了。
酒是红焖酒厂的平川酒,通过酒厂销售科长赵国力搞来二百斤,各家各户都分有一些。
菜还是非常丰盛的,特别是物资缺乏的六十年,那是相当奢侈了。
硬菜有猪头肉,猪耳丝,手撕鸡,盐水鸭,麻辣鸡块,红烧肉,萝卜炖羊肉。
素菜是炒豆芽,水煮花生米,炒萝卜丝。
最后的主食是大烩菜白馒头,鸡蛋汤。
今年大队没有磨豆腐,大队院西南角磨坊给掀掉了。
那儿现在是一座公共厕所,青砖瓦房盖的,比所有社员家的住房都豪横。
经过几个月的伙食调理,王晨曦的小脸已经鼓起来了,红扑扑的看着都健康。
身子像又长高了,肉眼看不太明显,只是感觉不像刚见到那样像棵豆芽菜。
王晨曦这一段时间经常找大妮玩耍。
只要大妮放学在家,她就跑来和大妮坐煤火台床上说说笑笑的,还共同交流一下学习上的看法。
王晨曦在苏倩倩的逼迫下,决定过了年就去西码头学校上学,插班读五年级。
本来这丫头不愿意去上学了,主要是觉得自己本来该上初三了,现在和一帮小屁孩一块儿上五年级有点丢人。
还是后来和大妮熟识了,大妮劝说她,和她年龄一样大的也有读五年级的。
各村有的是上学晚,有的是蹲班造成的,这个时代很常见,才打消了她的顾虑重新从五年级读起。
五个少年儿童对着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那是火力全开,谁的筷子都是像计件似的。
小人平时吃饭话多,总是把自己在外边的所见所闻在饭桌上讲给大哥听。
她讲述事情都是颠三倒四的,想起哪一出说到哪一出,韩述苦的态度是你姑且说着,我姑且听着。
这次,也没有话了,小手不停往嘴里叨菜,小嘴不停咀嚼着,唯恐几个姐姐和臭二哥把好吃的吃完了。
大哥又不在身边,还有一个姐姐不是自己家里的,旁边还有好几个陌生人,小人也没有向大哥撒娇,一切靠自己。
韩述苦这一桌也好不到哪去,特别是裴志新,这老小子真的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手不停,嘴不停。
韩述苦和几人说说笑笑的,这家伙基本上不搭腔,一个劲的吃,唯有大家一齐端起酒杯时才松口气。
韩述苦还专门放桌子上一盒绿野烟,老林不吸烟,陈兴邦拿起烟盒抽出一支,点着,品起来。
裴志新这老小子也吸烟,要放在平时,能一支接着一支吸,这会儿根本就顾不上了,火力全开,全力以赴对付一桌子菜。
大过年的,韩述苦也没有提起让几个人不高兴的事情。
都是说大队的发展现状,短期和长期打划。
喜欢沙土窝请大家收藏:沙土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