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铁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下的滨河路中段,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此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该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并由中国工匠施工完成。工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正式开工,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竣工通行。兰州黄河铁桥全长233.5米,总宽8.36米,为四墩五孔结构,每孔跨径45.9米。其上部结构采用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的桁架体系,由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这座桥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
2006年5月25日,兰州黄河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12日,该桥入选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此外,兰州黄河铁桥还被称为中山铁桥或黄河铁桥,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的名字。这座桥不仅是兰州市的文化象征,也是该市最早的一座铁桥和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极大地改善了兰州市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南北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在甘肃省兰州市,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它就是兰州中山铁桥。这座铁桥见证了兰州市的发展变迁,也是黄河之畔的重要地标之一。在这里,我感受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体验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
一、桥梁概况:
1. 建造背景:中山铁桥始建于清朝末年,是为了连接黄河南北两岸的交通而建立的。它是兰州市最早的一座铁桥,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2. 名称沿革:中山铁桥原名为“兰州铁桥”,后为了纪念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铁桥”。
3. 桥梁结构:铁桥采用钢铁结构,全长234米,宽7.5米,共有4墩5孔,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铁桥之一。
二、史价值:
1. 交通发展:中山铁桥的建立极大地改善了兰州市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南北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2. 历史见证:铁桥见证了兰州市从古至今的变迁,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和平,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
3. 文化象征:中山铁桥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了兰州市的文化象征。它代表着兰州人民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