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三回 唐天子班师回朝 张士贵欺君正罪(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诗为证:“圣驾回銮万事欢,京城祥瑞众朝观。万年海国军威震,全仗元戎智勇兼。”

征东的将士们纷纷受到朝廷的恩典,人人心中欢喜不已。犒赏仪式结束后,元帅传令队伍解散,大家各自归家。至此,枪刀入库,战马散养山林,众军兵都回到了家乡故土。一时间,夫妻得以重逢,母子得以团聚,大家尽享快乐,安心过着太平日子,这一切不必细说。

再说贞观天子临朝,那一日天气晴朗温和,只见旌旗在暖阳下飘动,似龙蛇舞动;宫殿中微风轻拂,燕雀高飞。两班文武大臣上朝,行过叩拜大礼后,天子传旨,让大臣们分立两旁。大元帅薛仁贵同诸位将领上朝,在金銮殿上脱下战甲,换上朝服,盔甲则由专门的官员负责保管。朝廷命光禄寺大摆筵席,赏赐功臣。天子独坐一席九龙御宴,左边是一众公公们就座,右边是各位爵主饮酒。众人开怀畅饮,欢乐的氛围一直持续到三更,才酒足饭饱,起身谢恩,筵席这才散去。天子龙袍一挥,驾退回宫。珠帘高高卷起,群臣也各自散班。

天子回宫后,长孙娘娘前来接驾,一同进入宫中,设下宴席,献上美酒。天子将东辽征战之事,细细地对皇后讲述了一遍。皇后也深知薛仁贵功劳巨大,暂且按下不表。

再看各位爵主回到家中,与母亲相见,自是一番嘘寒问暖;老公爷回到府邸,与夫人相聚,夫妻间有说不完的贴心话;八位总兵也都回到各自的总兵衙署安歇。薛仁贵元帅则住进客寓公馆,有家将跟随伺候。当晚,众人皆大欢喜,唯有马、段、殷、刘、王这五姓公爷的夫人,心中充满了苦涩与怨恨,悲伤哭泣。因为她们只见丈夫随驾出征,却未随驾归来。这也只是顺便交待清楚此事。

到了次日清晨,天子登位,文武大臣朝拜过后,天子降下旨意,要为所有阵亡的公爷、总兵们在教场设坛追荐,做法事七天七夜。天子还传旨,满城的军民人等,都要戒酒吃素。这期间,朝廷要料理许多国事,足足忙碌了十余日。

不料这一日,天子坐在金銮殿上,文东武西分列两旁。天子降下旨意,要从天牢中提出叛贼张环父子,前来对证。早有侍卫武士领命前去,片刻之后,便从天牢中带出张环父子及女婿六人,他们来到殿上,俯伏在台阶前。天子往下一看,只见他们父子披枷带锁,赤着双脚,头发蓬乱,模样狼狈不堪。左边的军师徐茂功吩咐去掉他们的枷锁,右边的尉迟恭则将功劳簿揭开。薛仁贵连忙俯伏在金阶之下。

天子怒声喝问:“张士贵,朕封你为三十六路都总管、七十二路总先锋,你们父子翁婿都受了王封,荫及子孙,封妻受赏,享受人间富贵,朕可从未亏待过你。可你却不思报国,反而心生恶计,欺瞒朕旨,将应梦贤臣薛仁贵埋没在营中,竟用何宗宪来搪塞朕,迷惑朕心,冒领他的功劳。幸亏天意护佑,让寡人得以与贤臣相见,如今平定东辽,凯旋回朝,薛仁贵就在此处,你还有何话可说?”

张士贵流着泪说道:“陛下在上,此事实在冤枉,恳请我王明察。臣当年征讨鸡冠刘武周时,不过是个七品知县,承蒙皇爷厚爱,得以担任先锋之职。臣受国恩深重,即使杀身也难以报答,怎敢有欺君灭主之心?至于之前月字号内的火头军薛礼,他确实没什么本事,既不会使枪弄棍,也不懂开兵打仗,怎能算得上应梦贤臣?所以臣才没有向陛下奏明。况且破关夺寨等一应功劳,都是臣女婿宗宪所立。如今薛仁贵当面在此,臣与他素未谋面,又怎会诬陷臣藏匿贤臣、冒领功劳,还加给臣逆旨之罪?臣死不足惜,但实在冤屈,到了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

薛仁贵听了这话,怒不可遏,说道:“好你个奸诈狡猾的奸臣,与你争论火头军之事,料想也说不过你。你既然说宗宪功劳众多,那你且讲讲,哪些功劳是你们女婿立下的?” 张士贵心中盘算一番,说道:“陛下在上,第一功便是在天盖山活捉董逵,第二是在山东探地穴有功,第三是让四海龙神免朝,第四是献上瞒天过海之计。” 他却忘了龙门阵和撰写《平辽论》这两件功劳。接着说道:“第五功是箭射番营、戴笠篷鞭打独角金睛兽,第六功是飞身直上东海岸。” 又忘记了夺取金沙滩、智取思乡岭这两件功劳。然后说到三箭定天山、箭中凤凰城以及凤凰山救驾之事,却又遗漏了这些功劳,只字未提。他分明是欺负尉迟恭记录功劳簿时不写字,只用杠子做标记。讲到枪挑安殿宝、夺取独木关时,正说得兴起,却又突然记不清楚,停住了口。

谁知薛仁贵心中却记得清清楚楚,一件事都不差。他说道:“张环,这几件功劳就算是你女婿何宗宪立下的?” 张环道:“那自然,都是我们的功劳。” 薛仁贵冷笑道:“你也不觉得害臊,分明是在替我讲述功劳。你女婿在东辽时,究竟是在戟尖上挑过一兵一卒,还是亲手擒获过一将一骑?他从未出过一丝一毫的力气,却冒领了我这么多功劳。今日我们当面对质,你还不实说,竟在陛下驾前强行狡辩。我薛仁贵功劳众多,你一时又怎能记得清楚?你可还记得在登州海滩上,你让我摆龙门大阵,还让我写《平辽论》。在东海岸,既然得了金沙滩、思乡岭,难道是飞过去的,就不算功劳了?还有冒名救尉迟千岁、抢夺囚车,以及凤凰山救驾、割袍幅,这些事可曾有过?为何遗漏了这几桩功劳,不说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张环还未开口,尉迟恭已然大怒,喊道:“哎呀,张环你这奸贼,你欺负我功劳簿上没写字,竟瞒过了这么多功劳,这是欺君之罪!” 徐茂功也上奏道:“陛下,这张士贵狼心狗肺,将驸马薛万彻用箭射死,还烧化了他的白骨,巧言欺骗君王,这是第二条大罪。”

天子听了,龙颜大怒,说道:“原来还有这等事!我王儿无辜惨死在奸贼之手。你还私自开战船,背叛寡人,妄图谋害寡人的殿下,想要在长安篡位。幸亏有薛仁兄能干,将你擒获,关进天牢。如今罪证确凿,你再无狡辩的余地。十恶不赦之罪,也不过如此。” 于是降旨让锦衣武士将张士贵父子绑出午门,乱棍打死,前来缴旨。锦衣武士领命,上前捆绑张环父子及女婿。

单说尉迟恭,心思十分细密,他仔细看着武士捆绑,却见张环朝着东班文武中的一位头戴龙冠、身穿黄蟒袍的人偷偷使眼色。而且侍卫捆绑得并不紧实,他心里明白,这是成清王王叔李道宗与张环有亲戚关系,在朝堂上徇私枉法,暗中想要救张环。尉迟恭连忙俯伏在金阶上奏道:“陛下,张环父子罪不可恕,若让侍卫将他们绑出,恐怕有奸臣徇私卖法,放走张环,再用其他人的首级来缴旨,那可如何是好?不如让臣亲自用先王封赠的钢鞭,押着张家父子到午门外打死,看谁敢放走张环。”

天子听从了敬德的奏请,这可把张环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王叔李道宗也急得没了主意,只得壮着胆子出班,俯伏在金阶上奏道:“陛下龙驾在上,老臣有事冒奏天颜,罪该万死。” 天子问道:“王叔有何事要奏?” 李道宗奏道:“张环父子屡次犯下欺君之罪,理应斩草除根。但他们父子此前也有一番功劳,为开创唐朝社稷、辅助江山,多年来四处征战。如今一旦将他们全部诛杀,恐怕会让为人臣子的人感到心灰意冷。所以老臣斗胆冒奏,恳请陛下宽宏大量,放他一个儿子活命,好延续张门后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天子见王叔出面保奏,只好依准,说道:“既然王叔求情,就保他一脉传承。” 于是降下旨意,将张环的四子解绑,发配到边疆为民,其余的人则一律依法处决。侍臣领旨,将旨意传到午门外,放走了张志豹。张志豹哭着与父兄告别,被发配到边疆。后来,他的子孙在武则天朝中担任首相,与薛氏子孙作对,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先讲尉迟恭将张环父子及女婿五人打死,割下首级,依照君法处置。成清王李道宗则将他们父子五人的尸骸埋葬。王叔李道宗的宠妃张氏,容貌出众,此时已经被纳为正室。她听闻父兄因为与薛仁贵作对,被打死在午门,悲痛万分,心中怨恨薛仁贵,发誓一定要设法报复,为父兄报仇。王叔李道宗百般劝解,她才暂且在宫中平静下来,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尉迟恭缴旨之后,薛仁贵侍立在一旁。这时,黄门官呈上一道湖广汉阳的荒情奏本,奏达天子。天子看了奏本,顿时心生怜悯,说道:“湖广遭遇如此严重的灾荒,若不加以救济,百姓将难以生存,恐怕会引发变乱。” 于是对徐茂功说:“徐先生,你前往湖广一趟吧。寡人拨出钱粮,救济百姓,安抚民众,此事至关重要,非先生不可。” 徐茂功领旨。当日便辞别天子,离开长安,前往湖广救灾,这可不是一日就能完成的事情。

当夜,天子驾退回宫,群臣散班。夜里,天子睡到三更,梦见一尊金身罗汉前来,说道:“唐王,你曾许下一个心愿,如今太平安乐,为何不来还愿?” 天子从梦中惊醒,心中牢记此事。专等五更三点,天子登上龙位,文武大臣前来朝见,行过三呼大礼后,侍立两旁。天子开口说道:“寡人当初即位时,天下财货不流通,铸造国宝一直未能成功,曾向湖广真定府宝庆寺借了一尊铜佛,铸了国宝,才得以通行天下。当时曾许下心愿,若能收复辽邦,班师回朝,便要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不想如今安享班师之喜,国事繁忙,朕竟将此愿忘怀。幸亏菩萨有灵,昨夜托梦于朕。如今朕拨出钱粮,铸造这尊铜佛,此乃大功一件。尉迟王兄,你替朕前往湖广真定府,一来还愿,二来监督铸造铜佛,完工后回朝缴旨。” 敬德领了旨意,辞别天子,出了午门,带着家将上马,趁早离开了长安,前往湖广铸造铜佛,此事暂且不表。

此时,单说薛仁贵,他俯伏在朝堂之上,向天子奏道:“陛下,臣家中有妻柳氏,多年来苦守破窑,盼着臣衣锦荣归,夫妻得以团聚。自臣离开家乡,至今已有十二年。如今臣在朝中享受荣华,却不知妻子在那破窑之中如何艰难度日。恳请陛下恩准臣前往山西,私下探访一番,好将她接到京城,一同共享荣华富贵。”

天子听了薛仁贵的奏请,心中十分欣慰,说道:“薛王兄为国立下赫赫战功,朕特加封你为平辽王,掌管山西之地,你可在那里自在安享。日后也不必一直随驾在长安,朕命你衣锦还乡,先回山西。程王兄,你即刻前往绛州龙门县督造工程,开销钱粮,负责建造平辽王府,工程完工后,回朝复命。” 程咬金在殿上领了旨意,开始筹备前往山西督造王府的事宜。薛仁贵接受了王位,心中欢喜不已,高呼万岁,谢恩之后,退出午门。当晚,他在公馆安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次日清晨,薛仁贵准备好船只,百官纷纷出城相送。他登上船只,三声炮响过后,船只启航,掌号开船,离开了长安。一路上,船队威风凛凛,号带随风飘动。经过数日行程,终于抵达山西。又是三声炮响,船队停靠在指定地点。山西合省府州县的大小文武官员,纷纷献上脚册手本,现场兵马层层罗列,众人皆头戴明盔,身披亮甲,身着戎装,整齐列队,在码头迎接薛仁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