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章 他偏偏喜欢自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2014年9月17日,学校。

晚上十一点钟,李卡正准备上床休息,电话突然响起,学校安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打来的:“李老师,你赶紧过来一趟,这边有个学生从教学楼前的大树上跳下来了。”

“好的,赶紧拨打120吧。”这个建议看来是多余的,学校安保人员都是一些训练有素的退役军人,他们早已经练就一身的本领,遇事不惊,处理突发事件理性而及时。

李卡一路小跑来到教学楼前,120救护车已经到了,几位医务人员很熟练地将伤者抬上车,将伤者送到附近一家医院。

李卡陪着学校领导,学生班主任一行人随后赶到医院。据医院值班医生反映该同学没有任何危险,只是手部受点皮外伤。

“通知他的家长了吗?”李卡问道。

“家长明天一大早到。”

第二天一早,学生的父母来到医院病房里,学生躺在病床上,睁着双眼,望着天花板发呆。

学生的妈妈矮胖身材,显得很苍老,他的爸爸身体壮实,显得年轻。在李卡眼里,这是一对极其不般配的夫妻。李卡感到这位妈妈比较好接近,把她叫到病房外,想从她那里了解一些情况。

“你是妈妈,对吗?孩子叫什么名?最近是否跟你说过他有什么烦心事?”

“他叫阿松。最近没有什么事情啊,他这个人哪,没有其他爱好,他偏偏喜欢自杀。”

“以前有过自杀行为,是吗?”

阿松的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包括这一次,他已经自杀10次了吧。我们搞不清楚,他怎么就不知道疼?”

“最早一次自杀是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您还记得吗?”

“六年级的时候,他用刀割脉。”

“为什么自杀?”

阿松的妈妈脸色突然阴沉下来,她用手指了指病房里的丈夫,说道:“还不是因为他!他害了这个孩子!”

阿松的爸爸是大客司机,常年在外奔波。阿松上四年级的时候,他爸爸有了外遇,父母开始激烈的争吵。那天两人当着阿松的面吵着要离婚。阿松正在房间玩,听到父母吵闹,突然冲出房间,跑到厨房里,拿了一把刀,在自己的手上划了几下。

看来,阿松选择自杀,并非他真的想死,他在试图阻止父母的争吵,没错,这是他采取自杀、自残的极端行为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他才12岁,根本不知道死亡的真正后果是什么。自杀对他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想阻止父母无休止的争吵。

这一次行为着实令家里人十分紧张,父母停止了争吵,爷爷奶奶百般关照,并极力满足阿松的一切要求。在阿松看来,自杀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痛苦,反而获得一些“好处”,这是他为什么乐此不彼地选择这种极端行为的真正意义所在。

应该怎么办?如何帮助阿松?去找省人民医院李医生?阿松的情况与阿美的情况不太一样。单靠心理治疗还不能彻底解决他的问题。阿美坚持用药一个多月,抑郁低落的情绪有所好转,但眼前这位男生好像并不是真正内心痛苦,而是心智模式幼稚导致的异常行为。

的确,阿松还是个没有长大的男孩,心智年龄还在14岁左右,但他生理年龄18岁了,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当他爱上一个女孩,会不顾一切钻进去,让对方感到害怕,被拒绝后,他就选择“自杀”行为,期望获得同情,逼迫对方回心转意。

阿松的妈妈说:“我们整个大家庭就他这么一个男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溺爱他,从小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他爸爸有了外遇,成天不回家,我想离婚,他不同意,害怕我不管孩子,他一直拖着不肯跟我离婚,但他又不管这个孩子,孩子真的是被他害了。”

“他爸爸什么时候开始经常不回家的?”

“小孩10岁,正在读四年级。以前他是逢场作戏,但这两年他就住在那些女人那里。”

“那些女人?有多少个?你了解吗?”

“说出来也不怕难堪了,他跟好多个女人来往。”

“这些事情阿松知道吗?”

“他都知道。我们吵架的时候,我忍不住说出来的。”

这对夫妻在情感危机中,不顾及孩子的情绪状态,自顾向对方发泄负面情绪,给身边的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李卡想起自己,爸爸虽说离家出走,但妈妈从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当着孩子的面发泄不良情绪,她突然觉得母亲特别伟大,没有选择一个抱怨的人生。

第二天,阿松出院回到学校,李卡翻阅了他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检测,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因子是3.333,属于中度心理问题。李卡尝试跟阿松沟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