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一番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
易吟也觉得老房这一次太给力了!
没想到他的觉悟竟然这么高。
“房大人所言太让我震撼了。”
易吟拱了拱手,表示敬仰佩服之至,随即接着道,“要让一个国家走向兴旺发达,走在世界之前列,就必须大刀阔斧地消除掉固有的旧制度,建立新的制度。”
易吟侃侃而谈,道:“经济的发展,最终是需要人才来推动,因而培养人才,就成为大唐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只有全面推行人才的发展,而且,不是一种人才,而是多方面去塑造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科技,建设更加富强的大唐。”
易吟举例道:“比如,我们需要科学家,去观察天文地理,总结出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同时,我们也需要文学家,音乐家,人类需要情感的交流,文学家的诗词歌赋,音乐家的歌舞,能够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我们也需要武术家,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让每一个人都强壮起来,抵御外敌时,就会更加勇猛;我们也需要外交家,在谈判桌上,外交官往往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易吟看着众人,道:“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些。总而言之,人类是需要很多人才综合起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如果做到了这些,大唐,不成为世界第一都难啊!”
易吟的话让每一个人都激动起来,大家都很震撼!
李世民是最激动的一个。
真如易吟所言,到了那一天,可以想象着四海臣服于脚下的那种壮观场面。
房玄龄说完之后,魏征、杜伦、孔颖达、于志宁都相继说出来自己的观点。
魏征道:“旧有的制度固然需要改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但是,一下子取消封爵制度的恐怕又要引起众人不满。这中间,必须得做一个平衡,要不然,肯定会引起矛盾。”
于志宁道:“我也支持魏征大人之说,不是说旧有的科考制度不能改变,有好的制度来代替过去的制度,那自然是好事,但必须防止某种事情过分了之后会引起相反的后果。因此,我建议,在推行新的制度时,逐渐取消旧的科考制度,这样,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杜伦点点头,道:“每一种制度的推行,肯定都是会要面对很大的阻碍的,太过激进去实行一种制度,必定会引发出一些问题。如今,像于大人所言,就可以避免一些冲突,这样新制度的推行,应该可以变得容易一些。”
李世民看着易吟,道:“易爱卿,你觉得他们的意见怎样?”
易吟道:“都很好。只要是支持这种制度,都很好!至于实行,我们自然是可以慢慢来,就像于大人所言那样,也是可以的,是行得通的。”
李世民想了想,道:“朕的意见,也与各位爱卿一样,现在只能一步一步来。因此,我们暂时可以把今年达到封爵的那部分人先封爵了,从今年过后,朝廷正式颁布法令,取消封爵制度,每一个人,想要成为朝廷官员,就必须通过正式科考。”
易吟觉得这种操作可行。
李世民看着易吟,道:“易吟,你觉得这种意见如何?”
易吟闻言,道:“皇上所言,再合适不过。”
李世民听了,高兴地道:“如此说来,朕也想过了,马上着手今年应该封赏的官爵,随后,就着手这一年的科考。”
李世民看着易吟,道:“易吟,真想这一次就用你的方式,来考验一下大唐学子们。”
易吟闻言,兴奋道:“谢皇上厚爱,臣感到万分荣幸!”
这件事情到了这里,就告一段落!
易吟心里着实高兴。
主要原因,自然也在于,之前提出来的思想,李世民虽然一开始没答应,但确实下去思考了自己的问题。
今天终于答应让自己的思想在大唐试行,这真的是一大喜事啊!
第二天,吏部便下发了文书至全国各州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