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明白我的意思,马上就绕过我去外边看着去了,我则是回头看了一下后边,才转过头朝院内走去。
“臣于向冉,拜见王上,”于向冉朝我拱了拱手,“此次进宫并未上报王上,还望王上恕罪。”
于向冉去了同邧郡待了几个月,身体消瘦了不少,精神倒是神采奕奕,没有一丝疲累之感。
我连忙扶住他,道:“于大人免礼,于大人此去同邧,山高路远,千里迢迢,为的还是朝廷的大事,于大人请坐。”
说着我和于向冉就坐在了石凳上,虽然比较冷,但是今天好歹不吹风,倒也能承受得住,于向冉坐了下来,立马就从袖子里掏出来一份公文:“王上,这是老臣搜集到的所有证据,条条皆指兵部,这吃空响的大事,一定和兵部脱不了干系!”
说着,我就接过于向冉递给我的公文,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写着的都是历年来兵部拨给同邧郡的银两,是如何一步步的被克扣的,到了方天庄的手里,原本是五万人的军饷,结果就只有一万多人的了。
这公文里面写着,从同邧郡上报兵部同邧郡兵籍在册人数,由兵部复批,转交户部,由户部拨给,从同邧郡上报的一万多人,到了户部就变成了五万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然后,根据各地财政预算,还有兵部转交户部的兵力在册人数,拨给同邧郡的五万人的军饷一共四十多万银两,由户部发出,兵部封存押运,经过各地州府的盘查,到了同邧郡就只有十几万两了,那其余的银两都被偷了还是抢了?
这些我当然明白,经过的各地州府盘查,一层层的克扣银两,当然,最后大部分还是又回到了兵部和户部,这时候回到兵部和户部的银两,可不是军饷了,只能说是各地州府给兵部和户部的礼物,这国库里的银子,转了一圈就成了他王文恭的财产了。
当然这大批的银子王文恭他一个人可吞不了,大部分肯定得上交太后,剩下的一部分还要打点朝中大员,最后剩下的才是他王文恭的。
“这兵籍花名册多出来这么多人,户部没人去复查一下吗?”我紧皱眉头说道,“还是说,这户部和兵部早就商量好了?”
我这么说当然有我的道理,于向冉听出来了,回道:“按理,户部自然是要复查一下的,可户部和兵部既然省去了这么个过程,说是户部忘了也说不通啊,所以,就只能是第二种了。”
我拿着公文,说道:“这户部和兵部还真是大胆,兵部竟然伪造出来五万人的兵力在册人数,而户部,拨给同邧郡的那么多军饷都不带复查一下的,如此两条重罪,也能让王文恭和莐全俩人下台的了。”
于向冉拱着手说道:“王上所言甚是,老臣略微统计了一下,从先王十八年起,户部和兵部就开始这样做了,所中饱私囊的银两,恐怕不下数百万银两了,还望王上明察。”
我转头看向于向冉,其实于向冉是非常聪明的,也非常会隐秘自己,以前当太子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御史台还有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
“那于大人想怎么做?”我轻声说道,“是直接揭发兵部和户部吗?还是找个人到上都击鸣冤鼓?亦或是上书弹劾兵部和户部?”
于向冉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想了想作揖说道:“这事儿虽是老臣调查出来的,但御史本身就没有直接告状的特权,要想一下子扳倒兵部和户部,以这件事作为开口,似乎不足以同时扳倒两个尚书,一旦东窗事发,太后必定会保其中一个的。”
这是自然,在这件事上,兵部和户部都有关系,要是一下子就吞掉兵部和户部,说不定会把太后给逼急了,但是无论揭发兵部还是户部,到时候另外一个都会被牵扯出来,东窗事发,已经到了没有办法补救的地步,就看太后是保兵部还是户部了。
喜欢怒方钗请大家收藏:怒方钗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