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安国公方讲的莫错。本就是四人的国属,圣驾降临之后,这...这...。”
韩王算是反应过来了。想登极已不成的肃王出于敏感无端指责黄冲,惹得这位爷恼了。可不就是嘛,迎驾之后,又该怎么办?
“这什么这,以前他两个一个说做董太师,一个说做曹操。现在你说个正经做法出来啊。”
后脑勺前面呛出了一句,也代表着这厮的小气劲差不多快过去了。
“寡人不识什么董卓、曹操,正经说法也轮不上。”气急败坏,彻底的气急败坏,肃王和他打肚皮官司,话却呛到自己这里。甩开袍子,韩王搁下张屁股,把头扭朝向西。
一个炸,一个蔫,居士王爷又置气,庆王只好今天好人做到底,屈驾移步到他跟前。
“你要预案,我这有。”
“说。”
“就按之前咱们所定支节,继续往下撸。”
讲出这话的时候,庆王眼里没了犹豫,脸色正经字正腔圆。这下,引发出一阵令人牙发酸的椅子脚移动的咯吱声出来,黄冲面孔对上了矮身要就坐的肃王。
“二位殿下也是这个意思?”
“同意。”矮胖子居士没回头,但说话间不免呲牙。
这他娘啥动静,入耳让人头皮发麻。
躬曲身躯的肃王把一对黑眼珠子挤到上眼帘,仿佛在同对面人斗鸡。脸是僵的,可手脚姿态显示出他还是拿不定主意。
“肃王叔。忠义当不得饭,也挡不住刀枪。”庆王顿足道。
是啊,都是一把年纪。朝廷中历来那点破事,还有不久可能寻着的这位当今圣上的那点德行,在座几个,又有谁不知道呢?
“佛曰,渡人渡己,又曰,渡己方能渡人。”假居士讲的鬼晓得是真是假,反正黄冲是绝对分辨不出,佛经记载中兜圈转弯和自相矛盾的话海了去了。
“我读书少。”果然,肃王张嘴欲做声之际,这厮来了句新口头禅。
“那就按庆王侄说的办。”眼珠子归位,肥臀也顺势贴在椅子面。肃王的心情还是像急慌慌赶在路上一样,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还有一条路。”咯吱声又起,韩王忙扬起大袖子包裹住脑袋,站他身后的庆王把两指头分别捅入自己的耳朵眼,看着他一路带座移到肃王面对面。
“我走西域,守在吐鲁番。我就当个西番土司,这边啥都不理。”
韩王愕然回首,话他听的真真的。对于安国公这番言论,他觉得很不对味,很有英雄末路的调料落入的感觉。再看,就见肃王张嘴却答不上来,庆王左看右看之后,再移尊步,挤到了他们两个中间。
“你真是这么想的?”带耳屎的手指点向黄冲可怜的鼻梁。
“难道不可以吗?”黄冲依旧盯看着肃王,从庆王胳肢窝下头。
“我...,孤...。”肃王想洒脱揽须的手,不听使唤地捂向了嘴,脸色变得怪异起来,“孤觉得还是庆王方才讲的妥帖些。”
“过了这个村就再没这个店。”黄冲双眼一眨不眨地说,“葭州、镇番、西海和乌斯藏,都给你们,我只要哈密和吐鲁番。如何?”
“你还不如把我们三个绑了送给李贼。”坐正身的韩王瞪眼怼了回去,可黄冲并不正眼看他,见到对面胖子捂嘴不吱声,便抬头望向庆王。
“五万府军留守六个月,等新训出的大明新军接手便西撤。再说左良玉和其他几个离的也不远,总有几个比我忠心的。”
“不行,别做梦了。”
“韩王殿下,您觉得怎么样?”黄冲灼灼目光终于移向右首,韩王觉得他那对瞳仁里带着利芒。犹豫片刻,猛然把张老脸又扭回西边,不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你在怪我,怪我们三个从来没有问过你是怎么想的。”
“错。但我现在谁都不怪了,就像当初被人哄撵出京,这回我主动放弃掉这些境内地方,哈密和吐蕃至少在陛下手里算作外域。我去那里,这边我啥都不是。”
“那你就是在连陛下一起埋怨。”
“不可以吗?”
“可以。他丢了中原,丧了社稷,连失祖宗之地于贼于鞑子。若汝为国士,当然怪得他。”肃王说的很机械,完全像梦游,似乎春秋大梦未醒的样子。那话,也像在说他自己,自己梦想难企的那点理由。
“但他一日未死,便还是我大明天子啊!”肃王把头凑前,最后说。
“没错,他是大明天子,也是个亡国之君。”
韩王又扭转回头,讲出的话却一点都没错。朱家出了个不屑子孙,好好的江山治理的七零八落,中原败落宗室惨遭屠戮,西川黎民枕于水火,诸地纷乱拥立新君,一切根源皆发端于朱由检身上。
“闹够了没?”
一路站着说话的朱倬纮把左首的靠背椅子搬到黄冲边上,然后一屁股坐他并排。
“那你说呗。”黄冲还是有商量的意思,虽然方才他觉得自己完全问错了人,朱明天下大事,问朱氏王爷又怎会得个客观的答案?可猛然想起,即便是问张宝珠,她也曾是皇家的儿媳,难道就能得出正解?
“这桩事一出,大家都是措手不及。所以,我才提议以不变应万变,按老路数走。”
庆王话讲的坦诚,方才的该得得该忠忠也差不多表述出另三人的意愿。接纳明皇入境是毋容置疑的,关键点是如何在圣上驾临的藩国内实施主体把控。
“怎么走?”
“走之前的路不变,你的军权不变。”肃王总算活过来了,抓出来两条重点。
“若不行呢?”
“有朝廷便不行,无朝廷便不行也行。”韩王曰,且一针见血。
“不涉藩国军务,亦不及属地民政。”庆王补充云。
“恐怕还是不行。”黄冲质疑地摇摇头,觉得实施起来难处多多。
“人肯定是要接过来。”肃王老眼眨巴了下,粗脖子从领口又探出两寸,“无内阁六部便一时无朝廷政施,但还要契合天子身份。不如,不如可曰为圣皇西狩。”
“能活下来就已不错,西狩啥的不就是块遮羞布嘛。”
“好吧,我来说。”韩王把椅子朝中间挪了挪,“董卓你不想当,曹操又做不来,那么就只剩下一条途径。”
“说啊。”见矮胖子笨拙地继续移椅子,黄冲急催。
“以定策阁替内阁,以总理署代六部。这样一来,定可保证藩国内万事照旧。”
“善!”肃王、庆王齐齐拍了大腿。
喜欢大明之东山再起请大家收藏:大明之东山再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