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桩值得专注的大事。
之前正白旗牛录章京刘学成,上疏要仿造汉朝古制修建天坛、地坛。其实就是一种劝进的委婉手段,若是得到那方玉玺,此事可成。
黎民的微光中,出德胜门的时候,他犹在思索此事。
火把、灯笼的照耀之下,堂子一派静谧。苍松翠柏环绕,威严肃穆,看守的军士借屏住呼吸。
围墙由红砖砌成,进到外院时,在雪地的映衬下,便看望见圆形的主殿。
下马之后前呼后拥中,几百爱新族人护卫着一根神杆,缓缓入内。
神杆有九枝象征九重天。祭神为阿珲牟锡、安春阿雅喇、纳丹岱珲、拜满章京、喀屯诺等多位。其中纳丹岱珲为七星神,喀屯诺为蒙古神。均是满族本家神。
堂子祭时爱新觉罗家族以外的异姓官员不得参与,但内里却有释迦、观音、关帝神像。
见皇台吉入内,三弦、琵琶,鸣拍板即刻响起。司香上完香,缩退到门边。
“嚐啷。”司祝擎出神刀,跪在神像前开始念念有词,长长而婉转的语调像在放声高歌。在冷月的夜里,有些凄婉有些苍凉,还有令人窒息的停顿。
皇台吉走到前方正中的毡垫上,虔诚地低垂平日高昂的头颅。
“上天之子,佛及菩萨,大君先师三军之帅关帝圣君……。”
亢长的祷祝和颂神歌之后,开始了正式的祝辞。
“刺客,啊~。”
果松树下巴图鲁临死前的惊叫,打断了殿里殿外的所有人的三跪九拜。
几乎在地底下人影跃起同时,爱新觉罗家的精英和外围的近卫巴图鲁,朝这边齐齐围将过来,根本不需查探或者探查,更多人义无反顾地圈起人墙,护住汗王。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四条人影一跃出地面,甩出了手中嗤嗤作响的手雷。外围的巴图鲁成片倒下,圆顶的祭殿被震索索落下许多灰尘和碎瓦。其中有两枚手雷在甩在了门前的飞檐上。
“抓刺客。”急促地脚步,再次围拢的亲兵踩着同伴的身体,逼近四名刺客。
“汗王,走这边。”
有人在指挥,反应快的众多爱新家精英们圈护着皇台吉从侧门而出,奔向西北角的另一处院子,车辇马匹都停靠在那。
“杀鞑子,杀~。”
三名刺客口取下衔在口中的短刀,嘴里囔叫着却反向往外院门方向疾跑。剩下一个从倒扑在地的尸身面门上拔回了自己的刀,然后朝脖子处一抹。
“关门。”有人在虎喝,院门边早密密匝匝挤满了人,关不上也不用关。
“杀。”三名刺客又返身而回,似乎有些慌不择路地撞向围拢的东南边。
“轰隆。”才出侧门的爱新觉罗族人遭到东侧树上的袭击,硝烟中,有人炸断了胳膊有人炸断了腿,还有人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明廷有警衣卫对建州伪官的刺杀以前常有,针对汗王本人却未曾有过,但使用炸药前来行刺的,还是首见。
汗王的贴身护卫皆是悍不畏死的忠心之辈,个个本领不差,弓弩弦响一片。
转眼间,树上的人还未及跃下,就被射成了刺猬,掉落树根。
东南向兵刃撞击的声音还在响。
“这边这边,汗王。”
负责守卫的人仍旧在指挥一大帮虽惊却不慌的族亲。
阴鹜着脸的皇台吉自己翻身上马,没有上车辇,在人簇拥下由西院的阔门骑行而出。
地方太小,人又太多,为防止刺客还有其他后着,众人列队排开,向北快速行走。出来时走南边的德胜门是因祭祀的需要,如今回去当然走最近的抚近门,以便火速退入内城。
“哧~·”
才转过东南墙角,两条火花从外沿的街铺楼上,一齐射向了由八匹骏马牵引的撵驾。
“挡住,快挡住。”
外围,犹疑的仪仗兵,被身后的大小贝勒踹向车辇前。
“轰隆。”
两束火光同时到达,剧烈的爆炸声中火光冲天。
皇台吉的撵驾立时成了齑粉。
喜欢大明之东山再起请大家收藏:大明之东山再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