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公子!”
宝钗感激的抓住王蠡的手。
“你和我说什么客气话,再准备下罢,薛公子在牢里呆这么久,怕是早饿坏了。”
王蠡笑着摆了摆手。
“嗯!”
宝钗重重点头,亲自去安排。
当薛蟠等人洗漱一新之后,一顿简易的饭食也端了上来,个个都如饿死鬼投胎,狼吞虎咽,待得吃饭喝足,王蠡留下薛蟠与金老,才道:“薛公子虽然被放出来了,但朝鲜人也是有条件的,我先问你,洪姑娘相貌如何?”
薛蟠沉吟道:“当时脸上画着盛妆,看不大真,不过从脸形看,应是秀丽可人,王公子的意思是……”
王蠡点头道:“洪兴汉的意思是,既然洪姑娘被你辱了清白,王世子那边也退了婚,他想把他的女儿嫁给你。”
“什么?”
薛蟠大吃一惊!
娶个朝鲜女人?
人类是有鄙视链的!
“洪兴汉真是这个意思?”
宝钗眸光也有些惊疑不定了。
王蠡若无其事道:“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不过暗示已经很明显了,我替薛家想了下,娶了洪家姑娘有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洪家是朝鲜的京华士族,根深缔固,与洪家联姻,将来与朝鲜,乃至于清国的商路可以保证。
其次,皇上有攻取辽东之心,薛兄可作为与朝鲜的纽带,在其中发挥作用,若立下大功,将来封候拜官,亦非不可能。”
“这……”
薛蟠被说的动心了,细细斟酌起来。
说名现实话,夫妻之间不是两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的事情,与个人喜好没有太大的关系,王蠡描绘的前景并非是大饼,真有可能实现。
“宝姑娘,你是意思呢?”
王蠡又向宝钗问道。
宝钗秀眉微拧。
讲真,薛蟠已经二十出头了,却连个上门提亲的都没有,自家这哥哥什么情况还能没点数?
若是能娶到洪氏,虽然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与洪家联姻可以作为护身符,因牵涉到外国,皇帝想动薛家也不能随随便便了。
“哥,我觉公子言之有理,你就答应了,毕竟说到底,是你坏了洪姑娘与王世子的婚事,娘那里我写封信回去解释清楚,想必娘也是个明白人。”
宝钗劝道。
“罢了罢了,娶就娶吧!”
薛蟠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但嘴角却憋着丝笑。
是的,他也想明白了,以他的情况,娶洪姑娘确实是高攀了。
“行!”
王蠡点头道:“回头我和洪兴汉打个招呼,先筹备着,争取早日在汉阳完婚,再回大郑,不过我还要向皇上递个折子,将此事道明。”
莺儿乖巧的奉上纸笔。
王蠡主要写两件事,一是斩杀永璜的经过,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十二名锦衣卫全部上场了,人人刀上见血。
四名太监也有露脸,并且各自说了一两句份量极重的话,足以名列青史。
比如周太监喝斥朝鲜官员:尔等世受明郑两代国恩,岂可忘本乎?咱家即便拼溅一身血,也绝不容东虏伪王世子踏出汉阳半步!
另一件事便是薛蟠的婚事。
前因后果,王蠡并没有隐瞒,只是和对薛蟠的说词一样,是洪兴汉求着薛蟠娶他女儿,事涉两国勋贵联姻,他自己不敢拿主意,请皇上下旨定夺。
并且没有陈述任何利弊。
如永明帝这种皇帝,不需要你来教他作事,自会考量。
写好之后,王蠡出了屋,召来锦衣卫和太监,把折子递去道:“本官给皇上写了份折子,诸位都来看看,可有不妥之处,咱们现场再改。”
众人一看,喜笑颜开,纷纷腆着脸说哪好意思之类的话,而陈言等四人也不至于去挡别人的财路。
确认无异议之后,王蠡把折子封好,叫两名锦衣卫和一个太监,即刻动身回京,向皇帝请旨。
十日后,王蠡的拆子搁在了永明帝的案头。
永明帝拿起来看,越看神色越是复杂古怪,眉眼间还隐有笑意。
戴公公一直留意永明的神色,不禁暗舒了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通常来说,使臣在外,有一定的临机处事之权,不会随随便便的给皇帝上折,否则会被视为能力不足。
可王蠡才去了朝鲜多久,这么快就上了折,让他很是担心王蠡。
“你给朕说说怎么回事?”
永明帝向那送折子的太监问道。
那太监早已预备好了腹案,一五一十道出。
官场上讲究花花轿子人抬人,王蠡给他们安了功劳,他们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将首功推给王蠡,绘声绘色的描述了王蠡斩杀永璜的经过,那是大义凛然,对朝廷铁胆忠心!
“嗯~~”
许久,永明帝点了点头:“传朕旨意,授薛蟠武骑尉勋,允其与洪氏完婚!”
“是!”
那太监躬身离去。
又过十日,皇帝的旨意带到汉阳,薛蟠欣喜若狂!
武骑尉是从六品的勋职,是最低等的武勋,可好歹是个官身,本来以薛蟠的能力和地位,断无可能得到官身,可以说,完全是因婚事改变了人生。
当即操办起婚礼。
而洪兴汉从郑朝皇帝赐勋中,也看到了对这桩婚礼的重视,朝鲜朝野,都把这当作一桩大事来办。
一个月后,薛蟠正式迎娶了洪兴汉的女儿,并且通过洪兴汉,建立了稳定的人参贸易通道。
又过几日,一行人乘上船回返,薛家人恍如梦中,没想到本是必死的事情,居然圆满解决了,不由纷纷望向王蠡。
王蠡却是清楚,朝鲜之行完美的解决,只怕皇帝会分派给自己更难办的差使,要不要辞官呢?
寻思许久,没有答案!
(全书完)
谢谢好友pgm1的月票~~
喜欢红楼聊斋逍遥仙请大家收藏:红楼聊斋逍遥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