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章 解决天谴的麻烦(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214章 解决天谴的麻烦

“诸生可好?”

董仲舒乘着白云,飘然而止,笑呵呵拱手。

“见过董公!”

众人齐齐施礼。

“好,好!”

董仲舒降下云头,连声道好:“按规矩,当传下定境心法,所谓定,谓心志定向,修行至此,应确立目标,去除私心妄念,把握当止去处,否则,定不可得……”

随着董仲舒娓娓讲来,每个人均是悉心映照。

定又称定向,建立在离静的基础上,离静是剔除妄念杂质,定向便是定下目标,自此不悔。

此定向,并不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定向,是一路行来,顺其自然的方向,如果开始路就走歪,只能是越走越偏。

当然,并不是说偏路就不能证得大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与偏,只在内心,与道途无关。

不过除非放下一切,立志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人间兴旺毁灭,不然还是要时刻纠正内心的方向。

正午时分,董仲舒飘然而去,一百零五学子端坐谷前,静心参悟。

王蠡没有刻意参悟,既然是定向,还是顺其自然为好,除非太过于邪恶。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第四天的时候,董仲舒会再来,于是以咏叹读书法,默诵《瘗旅文》,他想试试,在文界诵念会否有效果。

院长曾提醒,对《瘗旅文》,还是吃透为好。

王蠡的文气剧烈翻滚,于头顶,凝出了《瘗旅文》,在文界读书与在人间相比,确有不同。

不仅文气看的见的增长,对《瘗旅文》也有了些感悟。

王阳明是悲天悯人,院长是仗剑扫荡魑魅魍魉,还天下朗朗乾坤。

王蠡是现代人,清楚历史周期律,纵然还一时清明,几百年后,依然是人吃人,治乱之间,只是一个个历史的轮回。

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人悲观绝望,可是自从上世纪末,国际共运落幕之后,人类就失去了心灵的指引,再也没有前途可言,到王蠡穿越之前,已经是全人类唯利是图了。

‘哎~~’

王蠡暗暗叹息,其实如能有所为,他也愿意为苍生尽一份心力,可惜连文界都受了污染,圣人束手无策,个人纵然逆天,也只是陷入下一个轮回的陷阱罢了。

莫名的,王蠡想到了院长提过为何会指斥《大学》为伪作。

大学有句名言:知止于至善。

院长当时说:此言何其荒谬,道无尽,知亦无尽,世界之博大,宇宙之宽广,哪里有什么至善可言?

此处的至善,不是彼处的至善,今日有今日的至善,明日有明日的至善,孔孟时期的至善,未必是大郑朝的至善!

如今回想起来,王蠡大有触动。

这分明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比起腐儒言必稽古不知高明了多少。

王蠡又想到院长主张的气理心性之说。

气、理、心、性,四者合并,才是真正的天道。

其中气是宇宙的基础。

理是天道规则,更是世间的伦常、律法。

心是良知,这不用多说,良知是心知的根本,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但王蠡认为,世间有生而邪恶之辈,这部分人不具备良知。

其实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等于同出身论,不问好坏先扣帽子,稍有不慎,会使自己误入歧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