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优先权
下午,王蠡交卷离去,依然是第一个。
大家都是童生,不会出现体力不济的情况,路过考棚时,很多老童生暗暗冷笑,心想这小子这么急于露脸,是找死啊。
笔试之后是两场实战,大郑对实战极其重视,笔试不会太难,只要解题思路不出现重大失误,也没有错别字或者犯讳,基本上都能过。
通常笔试的淘汰率在一到两成之间。
真正难的,是两场实战,大家都韬光养晦,绝不冒头,哪有如王蠡这样第一个交卷,到处露脸的?
好处没有,还让人记着脸了。
要知道,抽签虽看似公平,但想动些手脚也很容易,天底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总会有人从中寻出漏洞。
比如说,签子是老签子,不可能每回抽都用新签抽,老签子必然有划痕、色泽的区别。
有时是摸纸团,更容玩出花来。
凡人出老千,通过练习可以强行记牌,更何况有文气的书生,一点点区别都瞒不过去。
王蠡是没经验,才第一个交卷。
回到家里,诸女也不问考的如何,尽量一如平常,可气氛总是不对。
毕竟等待最难熬,不象后两场比试,胜就是胜,败就是败,连王蠡心里都有些七上八下。
次日清晨,离开家门,去往府学,门前广场黑压压一片,气氛极度凝滞,谁都怕自己出现在名单上。
“吱呀!”
府学大门洞开,一名书吏捧着白榜,在厢兵的守护下走出,朗声道:“今科金陵府计四千八百五十一名学子,有一百零三人笔试不合格,凡榜上无名者,即刻来府学,不得喧哗,不得拥挤!”
说完,把白榜悬在了照壁上。
“轰!”
人群拼命往前挤,厢兵挺着长矛,维持秩序。
王蠡站远处,一个个数着白榜上的名字,一百零三个数完,没有自己,也没有薛蝌,不由暗舒了口气。
当然,卫若兰与张语之也榜上无名。
而人群中,炸开了锅,很多榜上有名的学子捶胸顿足,哭天抢地!
“刘兄啊刘兄,说好的我们一起中举呢?”
“李兄,来年努力吧,你才二十八,还能搭上下一届的府试。”
这些学子,被同窗们打趣嘲笑,羞愤欲绝。
其实考不过去,未必是水平不行,多是别字犯讳方面的原因,自是懊悔不迭,可是能怪得了谁呢?
“学子依书院按序入场,在指定位置站好!”
那书吏喝道。
来参加第二轮,每名学子都要佩戴所属书院的徽章,如未加入书院,则视同四五级杂牌书院最后入场。
不过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从一级书院开始,合计四七四八名学子依次进场。
一级书院中的侥侥者,会推荐为种子选手,与每轮多出来的学子比试,这其实是给予天才人物的特权,决定别人的命运。
大赵百年科举,种子选手从未被被淘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