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93章 不要用他们或我们这些词的原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因为那10%的否定者,他们存在的本质不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你和他们不同”。

2. 为什么我总是想让所有人都满意?

? 这是一种完美主义倾向,试图掌控外界认知,其实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不安。

? 但现实是:“没有人可以赢得所有人的认可,试图如此,反而失去真实的自己。”

3. 谁值得我投入时间与情感?

? 那20%的支持者,才是你情绪投资的核心对象。

? 而那70%,不必讨好,也不必怨恨。你只需在行动中释放价值,愿者自来。

三、如何应用这个结构?“不取悦全部,坚定自我”

你可以用这套结构指导自己的行为策略:

人群

对应策略

目的

10% 否定者

接受其存在,不做情绪回应

情绪脱钩,保持自尊

20% 支持者

主动连接,真诚互动,彼此滋养

增强情绪韧性,构建支持

70% 漠视者

不用刻意争取,专注输出价值

让他们自然选择靠近

正如你在前面提到的:“如果你心态正确,即使独自做事也可能影响别人。”

这其实也是在影响那70%:用“真实”、“愉快”、“自洽”吸引那些尚未决定态度的人。

四、哲学延伸:接纳差异,成就自己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更深的人生态度:

人永远生活在一部分人的喜欢、一部分人的讨厌、和大多数人的冷漠中。

人生的智慧不在于“让全部人喜欢你”,而是:

? 知道哪些人值得你靠近;

? 知道哪些人只是过客;

? 知道哪些人无论你做什么也不会改变立场;

? 然后:依然选择做真实、有价值的自己。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而你的这一结构可以补充说:“那些不理解我的,也不能定义我是谁。”

喜欢职场小聪明请大家收藏:职场小聪明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