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58章 普通人用AI的三大误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三、原创能力:AI是复述者,不是思想者

3.1 误区概述

很多人高估了AI的“创造力”。确实,如今的生成式AI可以写诗、作画、编剧,但这些“创作”本质是对已有内容的拼贴和变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原创。

3.2 背后的问题:创造源于人类的“问题意识”

AI可以从数百万份论文中总结一个研究领域的进展,却无法自动提出一个“好问题”。真正的原创性往往来自人类在不确定性中的困惑、情绪或直觉。

牛顿为何思考万有引力?凯恩斯为何提出总需求理论?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是AI能自动生成的,而是人在特定历史情境、文化氛围、认知张力下的顿悟。

AI可用于:

? 搜集资料

? 验证假设

? 扩展已有逻辑链条

但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建构、意义的判断,仍是人类专属。

3.3 “AI+人类”:最强创造力组合

真正高效的AI使用者,并不是让AI“替我思考”,而是让AI“帮我展开思考”。最顶尖的学者、工程师、作家,往往不是依赖AI完成全部工作,而是:

1. 人类先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或创意线索;

2. 利用AI快速生成可能路径或素材;

3. 再回到人类手中进行整合、判断、选择。

这种协作模式,就是“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而非“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四、结语:AI时代,人的价值不减反增

普通人用AI最大的误区,是希望AI替代人类全部思考。但真正的趋势,是AI使“普通人”更容易犯错,也更容易变强。关键在于你如何用。

你需要培养三种能力:

1. 甄别能力:不轻信AI输出,提升信息判断力;

2. 决策能力:不推卸主体责任,清楚AI不能替你承担后果;

3. 原创能力:敢于提出问题、保持好奇心,不让AI消磨你的思考锐度。

AI不是神,也不是魔。它只是我们通向智慧更远处的一辆高速列车。但方向盘,还掌握在人类手中。

喜欢职场小聪明请大家收藏:职场小聪明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