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简单,而且只有一个场景,就意味着成本不会高,容易掌控。”
“其次,俗才是大众接受程度更高的,喜剧电影就是图一乐,老想着教育别人,那人家不如去听课。”
这一点朱由检深有感触,他在接触过影视圈,很是恶补了不少电影。
总结下来就一点,想得到观众的心,就要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角度上。
如果让他在《崇祯的最后一天》和《珍珠港》中二选一的话,他宁愿去看《珍珠港》。
不为别的,花钱就是想要更好的视听享受,就是想看大片!
这也是张艺某转型商业化,花三千万美金拍《英雄》的原因。
一方面是看重美利坚市场,另一方面大制作是华夏导演躲不过去的一关。
拍不好大制作,电影市场就繁荣不起来。
赢得不了观众,就只会把市场拱手相让!
而瞄准喜剧,也是有冯小刚作为模范的原因,纵观如今的内地电影,也只有本土喜剧片能抗一抗了。
“可这……”李宏哑口无言,“算了,你是老板,听你的。”
他总觉着拍电影应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可看看手里的本子,投资顶头一百来万,跟过家家似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不论是影人还是观众,对待电影都是以庄重的心态。
没办法,以前条件不好,看电影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各大城市连电影院稀少得不得了。
更多还是放映队到各处乡下去放,挤在人群当中,得踮着脚尖才能看到画面。
每逢放电影的日子,都跟过节一般。
可时代在发展,电影终要回归到它本该存在的位置。
那就是娱乐大众。
“把那个叫杨庆的叫进来,我跟他聊聊。”
朱由检吩咐了一句,又从先前的本子里抽出一本,“还有这个《香火》,一起投了,就当是扶持青年导演了。”
“这个我有印象,导演叫宁昊,这本子也是他自己攒的,京电摄影系毕业,学生时期的作品《星期四,星期三》还拿了京城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电影。”
李宏松了口气,这次总算是定了一个看起来还靠谱的。
本来他还觉得《香火》这个本子得再考虑一下,但对比起《夜店》,这个本子至少显得正常了。
不多时,杨庆就被引进了办公室。
“你这个本子我看过了,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发白的牛仔裤,脸上局促不安的表情,看样子混得不怎么样。
“我,我没什么想法。”正说着,杨庆自己又摇摇头,“我就想找点实践的工作,哪怕打杂也好。”
世纪初,影视圈本来就封闭,何况杨庆只是出自中戏的成人教育学院。
可以说,毕了业想进圈子都难。
“这样嘛。”朱由检沉吟了一下,“那你要不要加入我们工作室,只要你加入,我让你当导演。”
此言一出,不光李宏,连杨庆自己都愣了。
杨庆指了指自己,一脸不可置信:“我吗?”
“对,就是你,只要你加入工作室,这个本子就由你来指导。”朱由检肯定道。
他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传出去,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杨庆跟朱由检同年,也才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的导演放眼全球,都少见得很。不为别的,就是要拿杨庆来立一个标杆,让别人看到他朱由检招收人才没有限制。
当然,杨庆本身的潜力,也是朱由检看重的地方。
再培养一下,足以独当一面。
“等等,由检,他来当导演,是不是有些太年轻了?”李宏开口道。
一般情况下,李宏是不愿意驳了朱由检的面子。但杨庆实在太年轻了,也怕对方掌控不了电影拍摄。
“《夜店》场景简单,又是他自己写的,拍起来应该容易上手,实在不行就找个有经验的副导演帮衬着。”朱由检说道。
喜欢这个影帝叫崇祯请大家收藏:这个影帝叫崇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