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楼捺鬼王的洞府,钧平曾来过一次。
陈仲亲身入内,则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
穿越现世与秘境之间的界限。
这种经历可说是绝大多数修士都没有过的。
那绝不是推开一间房舍的门扉,然后走入进去,也不是强行刺穿了什么阻碍,不是弩矢穿透皮甲……
那种感受,很奇妙。
如果一定要说像什么,陈仲想到的是《道德》中先师的一句话——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穿越那层界限之际,陈仲感受到了一种“扭曲”,那是对现世诸般道理的扭曲,只是那种扭曲又是自然的,就像是在这里“扭曲”就是大道一般。
在那界限当中,陈仲所习以为常的现世的一切道理,都已不再适用。
但如此清楚地感受到这样的状况,则又让陈仲明白,“扭曲”的道理只是现世道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至少他这个来自现世的人,以及他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特别是思绪中的种种文字、概念,都是未曾“扭曲”的。
所以,秘境只是秘境,而不是另一处现世。
秘境依附于现世存在,它们实质上仍是现世的一部分。
那种好似大道先天地而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感觉,只是因为陈仲自身修为境界的有限,对大道的认识浅薄,所产生的错觉。
只是像,并非是。
这种明悟让人又是兴奋又是失落,好在陈仲早已过了会被某种新发现影响心境的年纪。
秘境这种当世罕见的地界,若无一些特殊之处,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说起来,先前陈仲一路向下的过程中,其实也有过一段类似的经历,只是那时要专注于斩杀秽气,而且当时的“扭曲”并不显着,大约只是使“距离”、“方向”、“速度”等道理有所区别。
故而当时陈仲并未在意。
只是如今想来,恐怕秘境界限处的“扭曲”,也并非突然而来,它本身就会有向外扩散,从而产生“外围”区域的倾向。
姚娘子之前说,洞窟向下“万丈”,只怕就有那处不甚明显的“扭曲外围”的影响在其中,如此,万丈实非万丈,也便算不得什么错漏了。
陈仲感叹过,负手将这小小洞府的一切景象,都收入眼中。
这里实在不大,恐怕也就相当于,当初仙门郡朝庙中,百姓自发供奉陈仲草像的,那间偏殿两个的大小,而高度还有不如。
早先,迦楼捺可能是以屏风、挂帘、柜格之类的摆设家具,将洞府分隔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房间。
但如今所有的东西,都或倒或歪,一片狼藉。
仅有黑白灰三色的洞府内,正中央一处方台,最为规整,看起来像是庙宇里用于摆放神只塑像的模样。
奈何本该出现在那里的塑像,已是被钧平收走,如今正在陈仲袖囊当中。
陈仲观察片刻,确定了洞府中既没有活人,也没有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