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机从元州道而来,许靖则是自幼修行甚少游历,两人都不曾见过如此景象,不由得连连张望,啧啧有声。
陈仲却是一眼便望见了海边船坞处,有熟悉的气息腾起,将那周围万物气象都分剖阴阳。
是王承先。
陈仲微微思索,便猜到了王承先意图。
他定是来提前为陈仲扫除障碍的。
丁夏知道桓志还安排有人手阻路,可是他自己不方便出面。
虽说失去了孔、谢的全力相助,也没有了中卫军、雁冲军,桓志拿丁夏是没什么办法的。
但桓志毕竟是名义上的蓬莱之主,能不与之撕破脸皮,总是更方便行事。
不多时,陈仲带着许靖、张机,已然穿过巨木,来至船坞。
云舟亭也有自己的码头,不过与船坞相比,码头就小得多了,因为此处并不在蓬莱与洪陆、与其它道洲的主要航道上,码头除去偶尔停泊客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新造的舟船出航才会用到。
不过今日似是很巧。
恰有一艘客舟在此,且已几乎载满了客人,随时准备起航。
王承先到来之后,虽然未曾在那客舟中发现什么疑点,但还是命人将船坞中一艘新造好的大船准备出来。
王氏有足够的操舟熟手,用新船,专门送陈仲与许靖一趟,最能确保万无一失。
客舟船东见此,只好苦着脸,回到舱中。
这艘船是当今最常见的“宛船”,因其最初是在炎州道宛郡打造定型,故而得名。
宛郡周遭同样生长有大量适宜打造舟船的树木,再加上它地处“狭海”岸边,特别适宜造船。
所谓狭海,实为北海的一部分。
但北海被玄州道所切割,最西侧,从北向南伸入了玄州道与祖州道、炎州道和长州道北部之间,好似一片狭长的湖泊。
而除去北部连接外海的开口,狭海三面都被陆地包围,风浪极小,是最适合造船、泊船的地方。
宛郡就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造船发达至极,更非武次郡的云舟亭所能相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宛船是专门穿渡大海的船型,船身高,船底尖,且没有容易被大风摧毁,甚至带着整艘船侧翻的船楼。
故而宛船载人,主要都在船舱之中。
根据船只大小,宛船有双层舱、三层舱、四层舱直至六层舱的多种型号。
其中四层舱往上的,几乎全是魏国的军船。
三层、双层舱的小船,才能被寻常人买下做客舟。
今日云舟亭这里停泊的,便是一艘双层舱的小型宛船。
这船的上层舱主要是船东和有一些身份的乘客的舱室,下层则是船上海员与寻常乘客的地方。
船东在上层,对两名光着脑袋,穿着怪异,口音更怪异的人物行礼叫苦:“二位,码头上来了本地的大名士,已然派人来说,他要为稍后到来的贵客单独备船,让小人先走,这、这……”
船东来前就已经被交代了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当时被一群兵卒拿着明晃晃的刀枪威胁,再加上上船的两位竟然是大修士。
船东根本没有丝毫反抗的心思,哪怕他的船上本也请有几位保障行船安全的修士、武者,毕竟愿意做这些事的,哪个不是修行求道无望的?
大修士,他们可惹不起!
听到船东来说,两名光头大修士丝毫没有意外之色。
相反,令船东感到略略心安的是,那两名光头互相用听不懂的话交谈几句后,其中一人和颜悦色地换上雅言,宽慰了船东几句,而后两人一起去了下层舱室。
船东莫名其妙。
他自是不知。
舍纳兰此行既是接受了桓志的命令,也是为了趁着给舍磨腾送行,最后尝试说服舍磨腾。
“师弟,你这么做,不怕触怒那蓬莱君?”
“啊耨哒舍!桓公穆经檀德台一事,已无大志,今后之蓬莱,我料定大势将改,此次与陈子正一晤,于我而言,哪里是那蓬莱君所能比拟!”
喜欢乾心论道请大家收藏:乾心论道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