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县,位于黄河道上游,此次黄河决堤虽未波及,但受灾百姓无路可去只得集中至此,短短半月城外便有数万之众。
上阳县城内,虽无灾民但也是一片萧条景象,毕竟赈灾钦差赵琦手握陛下御令,有统协六部的权利。
赵琦赶到上阳县后,便分散侍卫手持诏书去各路粘贴告示,通知沿途府县好生安抚灾民。
而自己则留守上阳县,毕竟上阳县的灾情最为严重,经过半月的物资调配,城外灾民已然得了安抚但城内也是苦不堪言。
“钦差大人!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恐怕只能支撑半月,但按照灾民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十日都难以坚持。”
赵琦闻言放下手中的书,面色坦露一丝不解道:“林大人!昨日不是说还能坚持二十日,今日怎的只有十五日了?”
林墨急忙擦拭这头上的冷汗道:“原本是够的,但昨日又涌来一千多人,目前上阳县外已经有三万之众的灾民了,加上所有兵丁以及人吃马嚼,一天就要消耗五千担粮食,卑职所言大人可以详查。”
赵琦摆了摆手满不在乎道:“这些事你们看着办就好,要钱我给钱要粮我给粮,京城的粮食是不是快到了?”
“大人!京城的粮食已经在两日前入库,而下一批粮食运过来最少需要四十天,根本来不及。”
“什么?那剩下的粮食怎么办?”赵琦急忙起身走向林墨,面色有些微怒道:“我让问你接下来怎么办?”
林墨垂首而立,面对赵琦的咄咄逼问不敢有一句反驳,但心中已经对赵琦问候千百遍。
“本官问你,接下来怎么办?”赵琦二度逼问道。
殊不料!赵琦话音刚落,便闻门传来下人的问询:“八爷!张致远张郎中(郎中:官职的称呼)回来了,现在门外候着。”
“快请!~”
赵琦说话间面色先露一丝微怒,随即抬手一挥将林墨赶到一旁,静候问外之人带回来的消息。
因为张致远乃是从京城带出来的,而且还是曲淑妃点名要的,对于母妃的话赵琦自然是言听计从。
“臣见过八爷!”张致远拱手道。
“张大人!外面情形如何了,可有发生什么暴动?”赵琦急忙问道。
“回禀八爷!沿途州府都已经接到命令加以赈灾,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终究是杯水车薪,毕竟江南道乃是大乾最为富庶的两府,灾民人数众多此次赈灾怕是有些困难。”
“这!~”
赵琦一时间犯了难,他对赈灾之事本就不了解,所以曲淑妃才安排户部郎中张致远,为的就是帮赵琦出谋划策。
赈灾之事只要不出乱子,待灾民挺过这一阵自然就发回原籍,虽说有些辛苦但不会出现差错。
张致远似是看出赵琦的难处,急忙俯身道:“八爷!臣有一策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哦!张大人速速讲来。”赵琦急忙追问道,言辞间袒露欣喜。
张致远也不敢有丝毫耽搁,润了润喉道:“官府无外乎掌握税粮与军粮,如今税粮已经用了,军粮恐怕也要动一动。”
林墨闻言当即出声阻止道:“八爷!使不得,使不得呀!若是动了军粮,本官就是有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赵琦闻言瞬间将手中的茶杯丢了出去,随闻瓷器碎裂之音传响,府衙之中顿时陷入寂静。
“林大人!赈灾你赈不了,救民你救不了,若是灾民暴动你认为粮库中的军粮还保得住,或者说是你林大人的脑袋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