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开始并不相信唐茗希的肥料,那些洁白无瑕像食盐一样的东西,真的能给作物增产吗?
众所周知,大允朝的肥料基本都是有机肥,越黑越臭证明肥力越好。
唐茗希实属无奈,于是就推行了一个免费试用的法子。
只要有人担保,可先行拿一些肥料回去使用,等秋收之后,再交付肥料的银钱。
可以在使用一段时间肥料之后,再与没施肥的作物进行对比。
如果使用后作物产量没有增加的,可以不用交肥料钱。
但是事先约定好了,如果有抵赖不认账的,将会被拉入黑名单,以后种子商店的新作物将与他无缘了。
也有一些有眼光的,直接购买了大批肥料,足够家里的作物施肥,将军夫人这里出品,就没有次品。
农民种地辛苦了一整年,不就是盼着在秋天的时候有个好收成吗?
有眼光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唐茗希的肥料店里,肥料供不应求。
半个月之后,那些赊了肥料的人,没忍住,挖了些追过肥的红薯与没追肥的对比,明显施过肥的红薯,个头比没施肥的大了一圈。
于是,那人把赊欠的肥料款付了,另外再买了好些肥料回去。
结果却被告知,现在追肥有些晚了,但还是比没追肥的好上一些。
那人心里暗自后悔,应该早些听将军夫人的提议,多买些肥料回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秋天,是浪漫的季节,是诗意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当秋风吹过田野,吹黄了稻子,金灿灿的稻谷,笑弯了腰。
在蓝天的映衬下,那璀璨的金黄,那果实缀满的枝头,呈现出一幅流金溢彩的画卷。
人们这才感受到劳动的甘甜,丰收的喜悦。
丰收,是风吹稻浪的金秋景象,是对辛勤耕种的犒赏。
大地飞歌稻谷黄,田间地头收割忙,丹桂飘香,千里镶黄,颗粒归仓。
在夏末的时候,玉米最先被收了回来,司农寺指挥着众人,用玉米叶子打结,把玉米一串串的绑好,再晾起来。
紧接着收稻谷,满京城的大街小巷,竹条编制的晒垫上晒满了金灿灿的稻谷。
今年真的是个丰收年,大家在将军夫人的种子铺交换的种子,确实比以往的作物高产。
众人盯着竹垫子上黄灿灿地稻谷,就像盯着金子一样。
紧接着又要挖红薯和土豆,之前预计的亩产三千到四千斤,结果经过了追肥,最高产的红薯居然达到了亩产六千斤。
红薯和土豆收上来之后,到唐茗希店铺付肥料钱的百姓,排成了长队。
百姓的家里,土豆红薯堆成小山。
司农寺又给大伙儿出招,挖个地窖,弄些稻草,把土豆跟红薯储存起来。
待到粮食都晒好,把赋税交上,众人又发现,今年比往年余下的粮食翻了一番。
再加上今年种的红薯和土豆,这个冬天终于不再饿着肚子了。
“感谢老天!感谢朝廷!”
金秋十月,很多百姓全家围在粮食堆上,抱头痛哭。
“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