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20章 行贿成为奴隶(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个游牧民族创建的帝国,如何能持续开疆拓土,那一定得学习击败他的敌人。

那就是大唐帝国...

大唐帝国的特点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包容。

他们包容一切外族和文化宗教,但也包容出了安禄山这样的人。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也采取了和大唐一样的包容政策。

他们尊重辖区内各民族的信仰,将国内百姓分成了众多教区。

在每个教区都由当地宗教领袖管理日常事务,苏丹不作干涉。

现在和先知三世对话的大维齐尔,出身是个奴隶。

这个奴隶的身份,甚至还是他的父母通过行贿当地官员得来的。

奥斯曼帝国的法律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教派法,一个是世俗法。

教派法管理奥斯曼帝国的口口族群,世俗法则管理其他民族。

奥斯曼帝国的突厥贵族,就等于是大唐的关陇集团,是世袭贵族群体。

为了突破这个群体的束缚,德米舍梅制度应运而生。

由于两套法律都不允许拥有奴隶,只有边疆地区穷人家的孩子,才能成为奴隶。

而这些奴隶的唯一主人,就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

这些半大孩子成为奴隶后,就要进入学校学习如何作战,如何治理国家。

而这些奴隶,最终逐渐取代了突厥贵族,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支柱。

一张白纸、一张只听命于苏丹的白纸,被塑造为人才后,奔赴帝国各处,或领兵或为官。

这相当于是奥斯曼帝国的科举制度,所以才有人行贿成为奴隶。

(也有人想方设法成为包衣奴才,是一个道理)

其实给欧洲人造成了几百年麻烦的罪魁祸首,是大唐的战神李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若不是他击败了突厥。

突厥也不会分裂,一部也不会西迁。

他们若是不西迁,也就不会有现今横跨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出现。

而现在,李靖当年未能完成的事业。

彻底消灭突厥的重担,则交到了陈兴显的身上...

“好!”

“立刻调集最精锐的近卫军、雇佣军,让各地的蒂马尔领主全都出兵,立刻前往埃及行省!”

近卫军是奥斯曼苏丹为了分化突厥贵族权利,所建立的新军。

历朝历代国家层面的大改革,都是从建立新军开始。

想瓦解一个传统贵族群体,最好的办法就是创建一个全新的贵族群体,并逐步取代。

从而让整个国家上升的通道,再次打开。

德米舍梅制度下创建的新军,将传统突厥贵族手中的权利,全部转移到了苏丹的手中。

这才是奥斯曼帝国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上升的通道一直敞开,新鲜的血液一直在流向帝国的最高层。

在奥斯曼帝国存续的这几百年间,一共有四十多个大维齐尔。

但突厥贵族只有四人,其余都是德米舍梅制度下的奴隶出身。

奥斯曼帝国的包容性,可见一斑。

所以为何要科举?

科举就是打破传统贵族垄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

当皇家第三警备镇抵达地中海沿岸的时候,他们此刻就成为了奥斯曼苏丹的眼中钉。

奥斯曼帝国大量的军队,都在前往这里。

而第三镇官兵也立刻开始挖掘工事,维护后勤线路。

他们要转攻为守,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都吸引过来。

挨州,这里将成为中华军队的预设战场......

(这两个章节,用大篇幅介绍了奥斯曼帝国的内政、军队、制度。这不是在科普,而是想向大家介绍下,与大清并列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能存国624年之久,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奥斯曼帝国的上升通道,是一直敞开的,这才是他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当普通百姓,无法通过努力获得向上晋升的通道,那这个国家离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

喜欢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请大家收藏: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