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魏忠贤......
这是陈兴显在大明布下的又一个大局。
先有陈兴显的大伯,再有陈皇后,再到现在的魏忠贤。
陈兴显之所以在大明布局这么多,却迟迟不动手。
那是因为他把大明作为了一个礼物。
他要把收复大明的功绩,作为政治遗产,送给自己的儿子。
在陈兴显大杀四方之后,也只有问鼎中原才能让后世的君主。
有个像模像样的丰功伟绩。
既能提高后世君主的威望,也能让中华迎来一次更大的大发展。
毕竟大明上亿的百姓,对于中华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
一个山西省就要养活十五万朱家王爷们,这些人还都要过人上人的日子,每年的税赋全部给这十五万人都不够。
这样的大明,已经是积重难返。
唯有彻底打破盆盆罐罐,再立新朝。
陈兴显要为后世准备好庞大的领土,好用来承载大明巨大的人口数量......
随着中华五年的到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即将开始远征英吉利。
腓力二世是个要脸的人,他参与葡萄牙王位的竞争,也是名正言顺。
毕竟他也是葡萄牙王位的继承人之一。
为了远征英吉利人,他首先找到了教皇。
英吉利人抛弃天主教,改信新教的行为,也是被教皇所不齿的。
所以教皇赋予了腓力二世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并承诺打下英吉利,就大把大把的赏银子。
其次就是德雷克这些年越来越肆无忌惮。
特别是【林阿凤】杀入大西洋后,和德雷克形成了一南一北的态势。
既然动不了【林阿凤】,那就得打这个德雷克。
而且和中华签订密约后,这尼德兰独立背后的支援力量,也只剩下了英吉利。
再加上国内诸多的贵族接连被暗杀,闻着那些刺客手指上的炸鱼味,就知道是英吉利人搞的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以说腓力二世出兵英吉利的理由是非常的充分。
有了教皇的支持,他也是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
与中华解除战争状态之后,外部又没有强大的敌人。
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战争的发动不可避免。
关键是战争的发动,可以让腓力二世可以收税。
可以大大增加个人的财富。
在欧罗巴洲的天主教国家,收税是要通过教皇允许的。
所以这场战争腓力二世必打的原因,还是因为钱。
第一,打了英吉利人,可以收税挣钱。
第二,打了英吉利人,可以让自己的钱不被这个海盗国家掠夺。
开源节流,是腓力二世发动此战的根本原因。
腓力二世的治国理念,非常的残暴。
他对外通过杀戮,来直接掠夺殖民地的财富。
所以为何中华在东胜神洲的人口占比迅速攀升。
那是因为当地的土着族群,都已经被西班牙人杀得差不多了。
和中华喜欢做生意赚钱相比,腓力二世更喜欢简单粗暴的杀人和抢钱。
如果说陈兴显是海盗性格,那腓力二世就是开着船的陆上强盗。
两人半斤八两,彼此彼此...
腓力二世对内也是横征暴敛,导致士兵的厌战情绪很高。
可以说不管西班牙人抢多少钱,鼓的都是腓力二世和贵族的钱包。
而反观英吉利人,他们是为了保卫国土而战。
此外还有两大盟友,尼德兰人和德雷克海盗们。
德雷克在英吉利也不是只一个人,而是一群有着女王发放私掠证,合法抢劫西班牙人运输船的合法海盗总称......
喜欢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请大家收藏: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