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十多个守备区,虽然范围很广,但军事实力都不大。
守备区、三大洋战区、陆军战区、皇家陆军、兵马司。
这是中华掌握军力的五大主要部分,但五部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
守备区不强大,但守备区却担负着为各部运送物资,看管军需仓库的职责。
陆军战区的兵力多,但却没有制海权。
三大洋战区有制海权,但陆军的实力非常弱,分别只有一个镇的兵力。
因此陈兴显才否决了武正的调兵请求。
他准备把北州战区的第一寒地镇,改编为皇家第一寒地镇,驻守北州。
南州战区的第一登陆镇,改编为皇家第一登陆镇,驻守南州。
陆军经过这次改编之后,陈兴显直属的皇家陆军镇数量,就达到了五个。
北州一个、中州一个、南州一个、淡马锡一个、宝岛一个。
而陆军两大战区的兵力,则分别下降为只有两个镇。
为了弥补陆军战区的损失,陈兴显又将归属于大西洋战区的重装第一镇,和归属于西洋战区的重装第三镇分别调入。
这两个陆军战区,也被正式更名为中华陆军南欧战区,和中华陆军北欧战区。
南欧战区下辖三个镇,分别是第二登陆镇、重装第二镇、重装第一镇。
北欧战区也下辖三个镇,分别是第二寒地镇、重装第四镇、重装第三镇。
三大洋战区,除了大东洋战区外,将不再直辖陆军部队。
因此武正得到的增援,绝不是一个镇,而是高达五个镇。
齐装满员的陆军五个重装镇,总兵力高达九万人。
再加上林沁的一个镇,合计六个镇十一万人。
这等规模的陆军汇聚,上一次还是多年前的中州地峡之战。
光是听北欧战区和南欧战区的名称,就能知道这两个战区的主要作战区域是在欧罗巴洲。
但中华在欧罗巴洲本土并没有领土,因此陆军的两大战区,将以英伦三岛作为出发地。
分别执行自己的作战任务。
这英伦三岛也就成为了中华三个战区,一齐进攻的目标。
当三大战区得到陈兴显的调令后,也是迅速开始行动。
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嘀咕着一句话。
“陛下是不是太看得起英吉利人了,小小的英伦三岛,用得着这么多军队前往?”
但说归说,调令一旦下达,各部的主官必须在一到两个月内完成调任。
陈兴显每次给各大战区的调令,都是一式两份,不光各部主官有,太常寺卿也有。
太常寺卿也要负责监督主官尽快完成调任。
若是陈兴显的调令发出后,两个月主官还未到任...
这种情况虽然在中华从未出现过,但众人也都知道。
这就意味着此人的反叛。
陈兴显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度是非常高的。
从八大封国的军权平稳交接,就可以看出目前中华所有的军队,都是完全且只听从陈兴显的命令。
军队的调动在进行之中的时候,陈兴显却突然召集所有前线的将领返回宝岛。
战略计划司的欧罗巴洲战役,代号“陛下之梦”,即将启动......
喜欢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请大家收藏: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