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研究上报人员,梓涵把一季度各网点的业绩拿了出来:北二环支行在他所在的支行排名倒数第二,用这样“雷人”的业绩作为依据,然后作为支行推荐的后备人才上报省行,简直就是个笑话。
对于正职后备,梓涵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支行的业绩如何,也决定了你这个支行有没有可能出正职,同理,副职也一样。所以,报了也是白搭。
省行选拔后备干部的这些事情,他没有必要过分关心,梓涵更关心支行公司部的人员调配。
公司部副主任的人选,梓涵已经基本上有了目标。
程序是必须的,所以通知发下去就有两个人报名:胡守信、沈永昌。
梓涵认识小胡是那次他们一起去魔都执行吉源电工,梓涵有些疑惑:他在支行公司部干了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提拔?梓涵觉得,这绝对是一块干公司业务的好苗子。
沈永昌,他很早之前就认识的,记得在未央支行开业时候,梓涵作为市行行长办公室秘书,宣传报道支行开业,他当时和支行员工一起吃饭,餐桌上听见过小沈讲一些不太靠谱的历史故事,以后再没有什么联系。
从两个人的从业经历和业绩看,小胡肯定强了很多,但是,他显得有些腼腆,梓涵不知道,他是刻意在自己面前表现出的不自信和腼腆?还是固有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以,班子研究的时候,梓涵说,自己觉得小胡有些“展不开”,担心他在李梦瑶的领导下会不会更是放不开?
但是,班子会上,牛希材和洪刚都认为此人“绝对”可以担当重任,同时,牛希材说:沈永昌是长庆支行的业务经理,实际上已经是副职了,这样是平级调动,没有什么意义,不可能在员工中产生足够的震动。
其实,这也是梓涵所考虑的,但是他考虑更多的是公司部副主任的能力。于是,梓涵先找沈永昌谈话,让小沈撤回竞聘,这样,只有小胡一个人报名,理论上也就不存在竞聘的需要了。
当梓涵找小胡谈话的时候,梓涵没有说结果,只是问他:你知道这次有几个人报名参加公司部副主任的竞聘吗?
“我知道还有小沈。”他有些唯唯诺诺地回答道。
“你觉得你和小沈比较,他有什么比你优势的地方吗?”梓涵依然不吐口。
“小沈做副主任多年了,也在公司部干过,比我有经验……”小胡有些紧张,从他的回答时的态度,梓涵估计,小胡一定认为班子准备让小沈平级调动。
“但是我更看好你!好好干!公司部副主任是你的起步,今后,你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小沈已经退出竞聘了,你就是公司部副主任,公示以后就任命!”梓涵说完,看着小胡。
对此,小胡显然非常激动,他显得更加紧张:“我特别感谢行长对我的信任……”
“不用感谢,行领导们都比较看好你,希望你能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把公司业务搞上去,你也知道,其实我们目前非常困难。”
梓涵觉得,说什么都没有意义,现在不是让你来当官的,班子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让你来“抗雷”的。
小胡是梓涵来城北开发区支行从普通员工中提职的第一个人,而这个人的提职就是他的用人标准,也是他的施政纲领:
临危受命,攻坚克难。
喜欢华都往事【工作笔记】请大家收藏:华都往事【工作笔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