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89章 不合时宜(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结果接手后他立刻遇到了这些棘手的事情,这就逼迫自己不能再温吞地对待事情,否则,业绩上不去,人家也瞧不起你,觉得你就是一个“废柴”。

省行一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的精神是必须要传达的,梓涵的意见是必须召开全辖大会,因为目前的发展状况十分危急,不能仅仅是几个行领导知道,其他人按部就班、无动于衷。

梓涵准备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第一次亮相全辖?

平庸肯定是不行的。

俗话所说的一把手的“三把火”要怎么样“烧”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

可能支行以前并没有这种传统,因为其他行领导说,之前支行的全辖会议都是在楼上将就着开。因为支行那么多人集中一次非常不容易,都是下了班,库车接走以后,各网点人才能陆续过来。

梓涵认为,也许政令不通,没有上传下达的渠道,这才是支行目前管理涣散的根源之所在,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开这个会。

其实,员工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于省行的政策、支行的处境并不完全关心,尤其是一线员工忙了一天,下班以后还要听领导在台上瞎逼逼,效果未必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假如,个别中层再没有起到良好的传导作用,私底下发牢骚或者故意念歪经,领导在台上说的越多,效果会越差。

但是,人一旦有了执念,就会不管不顾。

恰恰梓涵就是这样。

办公室说要给梓涵写个大会的稿子,看到他们拿出的初稿,梓涵直接否决了,因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没有任何营养,也没有真正理解省行会议的精髓之所在,同时,对于支行的现状说的太“蜻蜓点水”了。

之前他曾经为行领导写过会议材料,后来又经常写内控委员会报告,对于支行今后采取什么措施,一定有他自己的“路数”。

梓涵这次参加了省行的会议,心里也有了一些自己今后的施政方针,所以,不需要办公室起草,他在本子上划拉两下就完成了。

第一次全行的会议依然在凯发大厦的顶楼会议室,虽然支行的全员基本上都来参加了会议,但是效果很差。这个会议室设备比较简陋,行领导坐在台上讲话,与台下员工距离太近,这样的格局显得没有一点主持会议的威严和气势。

可能支行的人员已经习惯了这种凑合的方式,也觉得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会议以后,梓涵暗下决心:今后不能在这种地方凑合。

有些人会纠结于开会是否花钱,试图节俭。其实,假如在会议的形式上没有精雕细琢,即使会议的内容非常重要,最终的效果恐怕会不佳。所以,那些诟病政府某些会议过于讲究的人,其实是政治不成熟的。

会议,是传达各级领导施政纲领的最佳方式,如果在形式上没有考究,参加会议的人就会觉得凡事都可以凑合,因此会觉得,领导说的话完全可以当作耳旁风。

事实上,这次会议的结果不仅是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梓涵坐在主席台,看到前排的网点主任还是拿着本子和笔,似乎在记录着什么。但是,几乎到场的所有其他员工都是空着手坐在那里,或者低头,或者若有所思,根本没有进入会议的氛围之中。

这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喜欢华都往事【工作笔记】请大家收藏:华都往事【工作笔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