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样的发展毫无朝气。
从风水的角度看,似乎省行在菊花园这个办公地方“气数已尽”,起码是落日黄花,辉煌不再。
省行十多年前在东新街有一片土地,就在新城广场对面,这里与政府为邻,属于“风水宝地”,但是,自从这块土地后面建立了两栋家属楼,前面的空地一直没有开发,也是阴差阳错,正准备建设华都银行办公大楼,国家关于停建楼堂馆所的文件下来,这块土地被无限期搁置。
此时,省政府关于尽快清理长期未开发土地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东新街这块土地就赫然位列待清理收回的名单之中。
解决这块闲置多年土地的问题,多年以来省行找了总行相关部门很多次,总行最后的回复:省行必须将菊花园大厦问题妥善解决后,方可启动新办公大楼的建设。
总行这算是开了一个“口子”,因为之前的严格限制楼堂馆所建设,让全国华都银行系统的领导伤透了脑筋。这些年业务发展、人员扩充,各省分行办公大楼都显得拥挤不堪,而总行那些年将资金重点投向沿海和发达省份的城市,内地的华都银行设施陈旧,建筑老掉牙,办公环境实在恶劣。
有些分行钻政策空子,或者采取“以租代建”的方式,签订几十年的长期租赁合同,变相建设新的办公大楼,而古城这里的人们既保守又胆小,目前省行的办公地点分布在几个地方,省行多个部门挤占城区支行的办公大楼,管理不统一,联系不方便,又加上这块闲置土地问题,很多事情的迫在眉睫。
谢行长主政时期,曾经试图将市行的烂尾工程建设完,原来的设计方案是:菊花园大厦建成后,八层楼有封闭的过街天桥,将两栋办公楼连接起来。但是,陈鸿斌这种没有实力的开发商,花光了所有的工程款,菊花园大厦依然是一座烂尾楼。
徐行长主政时期,与陈鸿斌谈判未果,菊花园大厦遂进入诉讼执行阶段,由于前期陈鸿斌的配合(说明他还是比较“讲义气”的),分行与陈鸿斌签订和完善了有关的合同和担保手续,以及抵押手续,诉讼工作比较顺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但是,由于陈鸿斌在京的房地产公司债权人较多,看到他有诉讼执行案件,那些债权人包括银行纷纷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涉及他的执行案件由京城第二中级法院执行。
省行这里的执行案件,由于案件标的超过一亿,属于省高院受理范围,执行庭虽然冻结了陈鸿斌在京的所有房产和银行账户,但是一直没有处理,由于他在京的资产均设有抵押,而与华都银行的仅仅是连带保证责任的担保关系,如果处分资产,抵押权人将优先受偿。所以案件处于停滞状态,此时,尽快解决菊花园大厦事关省行闲置土地问题,刘行长找到梓涵,要求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菊花园大厦问题。
期间,一位神秘的京城人物来到古城,在刘行长的介绍下,梓涵见到了他。
他是奔着菊花园大厦案件,陈鸿斌的涉及京城房产事宜过来谈判的,他表明愿意出面协调解决菊花园大厦问题,但是,方案模糊,措施一点都不具体。
由于这些京城大款的神秘莫测,梓涵甚至不知道他的具体意图。在京出差时候,梓涵也主动约他见面商谈菊花园大厦事宜,但是,他似乎仅仅了解了一下案件执行工作的进展状况,就沉迷于“雪茄吧”,一定要和梓涵分享金融街高档会所的雪茄和香槟,只可惜梓涵既不喜欢抽雪茄,也不喜欢喝香槟,话不投机半句多。
喜欢华都往事【工作笔记】请大家收藏:华都往事【工作笔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