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努尔哈赤的一番教育,代善痛定思痛,亲手杀了教唆他犯错的妇人,并与岳托、硕托两兄弟修好,对阿巴亥从此也是敬而远之。
努尔哈赤在宁远被炮弹击中,弥留之际,点名要阿巴亥殉葬,就是为了消除这个让大清陷入纷争的不稳定因素。
阿巴亥的死,让阿济格兄弟对代善这个始作俑者充满怨恨,加上努尔哈赤死后,阿济格本来也是有机会竞争大汗的机会,毕竟阿济格统领的是代表正统而且实力最强的正黄旗,可代善却站在黄台吉这一边。黄台吉得到位高权重的代善的支持,才得以顺利继位。
不得不说,努尔哈赤在处理家族纷争以及教育子女这方面的确有一手,子女成材率之高,高到随便拉出一个来都足以与中原王朝抗衡,就拿阿济格来说,努尔哈赤死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就已经历下了赫赫战功,不然也不会有资格竞争大汗的位置。与黄台吉竞争失败后,第二年就被黄台吉借机剥夺了旗主的位置,等黄台吉死后,阿济格得以亲掌大军,一路杀上江南,覆灭了南明。
在家国天下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关系到家族的兴衰,而中国历史上仅靠子侄统兵打下江山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才是努尔哈赤的厉害之处。
虽说历史学家认为南明的灭亡是他们自己作死,并不足以显示阿济格的统帅能力。但比起统领另一路征明的大军统帅豪格来说,好太多了。阿济格横扫江南时,豪格连四川都没有拿下。虽然射杀了张献忠,让大西军陷入内乱,但与孙可望、李定国的交手中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钟君义希望豪格上位,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当初大清准备南征时,是豪格选择从四川进军,豪格认为从江淮进军将面对大明江北四大军阀的精锐,而从四川面对的只是四处流窜的流寇。占领四川后就能顺江而下,一举攻破南京。他就没有想到过,江淮的明军只是腐朽的军阀,而大西却是新生力量,战意比起旧军阀要高数倍。
结果阿济格一路收编投降的明军,实力越来越强,而豪格却损兵折将。
可问题就是想让豪格上位,就必须要得到代善的支持。代善虽然被剥夺了继位的权利,但却成了建奴的风向标。
从代善诱降李永芳,看重黄台吉,对投降来的汉人也是礼遇有加,这些都与豪格的想法格格不入,而与非常认同汉文化的布木布泰有天然的好感。想要代善支持豪格,只有从满清的前景出手。
如果代善相信了大清亡于稚子寡母之手,为了大清着想,转而支持豪格。
喜欢大明千户所请大家收藏:大明千户所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