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动力加持下的小商品,兴汉镇的图书出版业,也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极。
月前正式设立的兴汉镇刺史府图书馆,就位于集市广场的大道边,在图书馆里,几乎每一天都有从出版社运来的新出版的书籍。
这些书籍当中,以各种小册子为主,其中很多都是刺史府的首脑们,通过信息化设备整理出来的,其中的主力是白珊,审稿人是白校长。
一个多月而已,大图书馆已经馆藏了各类书籍八百余种,五万多册,因为全民学历教育,图书馆一经开业,书籍借阅马上成为了图书馆最火爆的生意。
一册图书,一个月的借阅费只有一泉,对于兴汉镇的所有人来说,这个费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在兴汉镇的体系内工作的人,只要凭借工作镇,就能免费借阅到绝大多数的图书。
图书出版业之所以如此迅速得以发展,源自甘州铅锌矿的生产,大量的铅活字通过冲压的方式走下生产线,半机械化的印刷和装订,让图书的大规模普及成为了可能。
因为造纸工坊的大规模扩产,大河两岸刺史府近处的柳条基本都被砍伐殆尽,第一批百屯计划的屯民这个冬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带上菜刀去河边砍柳,那可都是钱啊!
沿着河边行走的冰爬犁上,由壮牛拖动的小山一样的柳条送入造纸厂,很快就会变成一张张雪白的纸张,之后就会被送入库房,或者直接送去出版社,变成一册册的图书。
《兴汉字典》和各种由工坊的匠头执笔撰写的各类技能提升的小册子,是大图书馆卖得最火的图书,而各种类型的科普小册子,则多由刺史府的首脑署名。
这些小册子,每一本都针对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讲解得非常透彻,即便是在读书前对此一无所知的人,只要按照小册子的指导,就能够一步步再现整个过程。
那些传奇故事和文艺故事等消遣书册,则大多数由大学堂的文艺部编制,这些小册子的出版,一度让茶馆的说书先生得了抑郁症,因为太多的人会在看过原着之后,指责他说偏了书。
至于那些传统典籍,倒是乏人问津,往往会摆放在大图书馆书架的最上层,这就说明,在兴汉镇这些新兴文化阶层当中,以知识类和技能类的书籍最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