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回 征中原辽帝驾崩 降南唐马氏亡国(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马希广反叹为良将,对他言听计从。

彭师暠探知许可琼通敌,对他怒目而视,大声呵责。乃入谏马希广道:“许可琼将叛,国人尽知,请速加诛,毋贻后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马希广叱道:“可琼世为楚将,岂有此事!”

彭师暠退出,喟然长叹道:“我王仁柔寡断,败亡可立待了!”

此时长沙大雪,平地积雪四尺许。两军苦不得战。

马希广迷信僧巫,用陶泥塑一巨鬼,作举手挡敌状;又在高楼上,造一神像,举手指江,说是可退却朗州兵。又命众僧日夜诵经,向佛祷告,马希广也亲自身披袈裟膜拜,高念宝胜如来,声彻户外。

朗州步军指挥使何敬真等,驻扎杨柳桥,与长沙步军指挥使韩礼军相持。何敬真见韩礼营中旌旗杂乱,对左右道:“他们军心恐慌,容易击破。”

趁雪少霁,即率蛮兵三千,逼迫韩礼军营,密派小校雷晖,冒充长沙士兵,混入韩礼大寨,趁隙拔剑刺杀韩礼。韩礼受伤,惊骇狂呼,全军惊扰,何敬真趁乱掩入,立即将韩礼大营捣破。

韩礼军大溃,韩礼受重创逃回,次日毙命。

于是朗州兵水陆齐进,急攻长沙。

时为汉隐帝乾佑三年,公元950年,十二月十一日。

长沙步将吴宏,与小门使杨涤互相勉励道:“强敌凭陵,城且不保,我等不效死报国,尚待何时?”

遂各自引兵出战,吴宏出清泰门,杨涤出长乐门。全部怒马争先,以一当十,从早上奋斗至中午,朗州兵稍微退却。

哪知刘彦瑫与许可琼,袖手旁观,并不出援。吴宏士卒饥疲,先退入城,杨涤亦还军就食。

朗州兵返身再次攻城,彭师暠挺槊突出,与朗州兵交战于城北,未分胜负。

朗州将朱进忠带引蛮众,至城东纵起火来,城上守兵,被烟雾所迷,不免惊惶,忙招许可琼军,令他救城。

许可琼竟率全军归降马希萼。守兵见许可琼降敌,当然惊乱,朗州兵一拥登城,长沙遂告陷落。

马希广急忙带领妻儿老小,跑到祠堂中躲藏。朗州兵及蛮兵,杀官民,焚庐舍,彻夜不休。自马殷立国后,数十年所积珍宝,尽被夺去。宫殿屋宇,统成灰烬,闹得人声鼎沸,烟焰迷离,全城惊骇。

马军指挥使李彦温这时屯兵驼口,望见长沙城中火起,急引兵还援。至清泰门,朗州兵已登城拒战,矢石交下,正拟冒险进攻,忽有千余人绕城而来,统是神色仓皇,实在狼狈。

为首一人且凄声呼道:“李将军快寻生路罢!”

李彦温瞧着,正是刘彦瑫,便问:“大王如何?”

刘彦瑫道:“大王不知下落;我已觅得先王及今王诸子,从旁门逃出,幸与将军相遇,正好结伴同奔,朗州兵厉害得很,若不急走,恐他们追杀,我等必死无全尸了!”

李彦温被他一吓,也觉惊慌,遂与刘彦瑫等同奔袁州,投降南唐。

马希萼入城后,即与马希崇相见,相谈甚欢。马希崇率将吏进谒,上书劝进。

吴宏战血满袖,顾视马希萼道:“我不幸被许可琼所误,今日虽死,地下也好对先王了!”

彭师暠投槊地下,大呼道:“师暠不降,情愿请死!”

马希萼叹道:“这可谓铁石人了!”纵令他二人自便,不忍诛杀。保全忠臣,却是难得。

次日,马希崇引导马希萼入府视事,闭城搜捕马希广夫妇,及掌书记李弘皋与其弟李弘节,都军判官唐昭胤,学士邓懿文,小门吏杨涤等,先后拘到,尽作阶下囚。

马希萼先问马希广道:“你我承父兄余业,难道不分长幼么?”

马希广流涕道:“将吏见推,朝廷见命,所以权受,并非出自本心。”

马希萼也不禁恻然,便顾左右道:“这是钝夫,怎能作恶?徒受群小欺蒙,因致如此。”遂命牵往狱中关押。

接着审讯李弘皋、李弘节等,多半说是先王遗命,不肯伏罪,惹得马希萼怒起,命将李弘皋、李弘节、唐昭胤、杨涤四人,绑出府门,凌迟处死,分饷蛮军。邓懿文少说数语,总算从宽一线,仅仅枭首市曹。

似此残忍,何能久享!

汉隐帝乾佑三年,公元950年,十二月十四日,马希萼自称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嗣爵楚王。是为恭孝王。

授马希崇为节度副使,判军府事,其余要职,悉用朗州官员充任。

次日,对将吏道:“希广懦夫,受制左右,我欲使他不死。你们以为然否?”诸将皆不敢对。

唯独朱进忠,曾经被马希广鞭笞,趁此机会报怨,奋然进言道:“大王血战三年,始得长沙,一国不容二主,今日不除,他日悔无及了!”乃命牵出勒死。

马希广临刑,尚喃喃诵佛,至死才绝。马希广妻也被捶毙杖下。

马希广在位三年半,算做四年,寿止五十岁不到,是楚国第四位王,史称废王。

彭师暠不忘故主,将马希广收棺入殓,葬诸浏阳门外,后人号为废王冢。

楚王马希萼(恭孝王)命子马光赞为武平(朗州)军留后,派何敬真为朗州都指挥使,统兵戍守,且因故学士拓拔恒,曾劝马希广让国,召令复职。拓跋恒称疾不起,马希萼亦无可奈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楚王马希萼(恭孝王),得据长沙,刑戮无度,已失人心。并且纵酒荒淫,尽把军府政事,委任于弟马希崇。

小门使谢彦颙,系家僮出身,面目清扬,姣如处女,献上后庭花孝敬马希萼,马希萼很是宠爱,将他下面割去,视同男妾,令穿妇人裙装,与妃嫔杂居。谢彦颙恃宠生骄,凌蔑大臣,就是手握大权的王弟马希崇,她亦不加尊敬,时常骚扰,有时拊肩搭背,有时搂搂抱抱,马希崇引为恨事。

向例,王府开宴,小门使只能在门外伺候,楚王马希萼(恭孝王)却让谢彦颙一起入座,甚至位列诸将之上,诸将亦愤愤不平。

周太祖广顺元年,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二月。

新任楚王马希萼(恭孝王),派掌书记刘光辅入贡南唐,南唐元宗李璟(徐景通),命右仆射孙晟,客省使姚凤为册礼使,册封马希萼为楚王(恭孝王)。

马希萼又令刘光辅报聘,南唐帝厚待刘光辅,并问湖南情形。

刘光辅密奏道:“湖南民疲主骄,陛下若发兵往取,易如反掌呢。”原来又是一个卖国贼。

南唐元宗李璟,乃命都虞侯边镐为信州刺史,兼湖南安抚使,领屯营兵出戍袁州萍乡,许他便宜从事,谋吞湖南。

边镐多才多艺,又好礼佛,通晓佛经。乃扮作游方僧人,混入长沙,手持钵盂,佯装化缘,于是尽得湖南虚实。

楚王马希萼(恭孝王)因王府宫舍被焚,命朗州指挥使王逵,副使周行逢,率部曲千余人修葺府署,劳作辛苦,却毫无赏赐。士卒统有怨言。

王逵与周行逢密语道:“众怒已深,不早为计,祸将及我两人了!”乃率众逃归朗州。

楚王马希萼(恭孝王)沉醉未醒,左右不敢秉告,第二天上午才报知马希萼。

马希萼大怒,立即派指挥使唐师翥,领兵往追,直抵朗州城下,被王逵等伏兵邀击,士卒尽死,唐师翥孑身逃归。

王逵进入朗州城,逐去留后马光赞,别奉马希萼侄儿马光惠知朗州事,寻且拥立为节度使。马光惠,即是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

六月。因马光惠愚懦嗜酒,不能服众,王逵与周行逢,商诸朗州戍将何敬真,废去马光惠,推立辰州刺史刘言,权知留后,王逵自为副使。因恐马希萼来讨,特向南唐求请旌节,南唐帝不许。王逵等乃奉表周廷,自称藩臣,周太祖也不给回复,置之不理。

马希萼本与许可琼密约,分治湖南,及攻入潭州(长沙府),背约食言,且恐许可琼怨望,暗通朗州,竟然外调他为蒙州刺史。

一面派马步指挥使徐威,左右军马步使陈敬迁,水军指挥使鲁公绾,牙内侍卫指挥使陆孟俊,率兵出城西北隅,立营置栅,防备朗州兵。

徐威等劳役了十几天,并未得到任何抚问,免不得怨声又起。马希崇已知众怒,未尝进谏。

周太祖广顺元年,公元951年,九月十九日。

楚王马希萼(恭孝王)置酒于端阳门,宴集将吏,徐威等不得参加宴会,马希崇亦称疾不至。

徐威等遂共谋作乱。先使人驱赶数十匹马,闯入府署。自率徒众持兵械相随,待马奔入府中,佯言捉马,杀上酒宴,纵横打人,霎时狼藉满地,马希萼骇奔,翻墙欲走,被徐威等追上,绑起来打入囚车,又捉住那不男不女的小门使谢彦颙,自头到脚,锉成虀粉。

马希萼为楚国第五位国王(恭孝王),在位仅十个月而败。

遂推马希崇为武安留后。乱军在全城大肆搜刮富家财产,剽掠商户货物。

前衡州刺史杨昭恽,乃是已故衡阳王马希声的妻弟,在任期间横征暴敛,积累巨额财产,现在家住长沙。杨昭恽的兄弟杨昭遂,曾任武安行军司马,之前密谋取代高郁职位,参与害死高郁。当年,马希声继位,任命杨昭恽为衡州刺史。兄弟二人侍宠生骄,欺凌同僚,盘剥百姓,以致人人怨恨。

陆孟俊乃将其全家杀死,夺走财产。

叛军大掠两日,马希崇方才安民。

去年底,马希萼攻克长沙,彭师暠力尽被俘。马希萼虽然没杀他,仍然将他打了一顿,贬为平民。马希崇以为,彭师暠一定对马希萼怀恨在心,欲借刀杀人,特令彭师暠押着马希萼,解往衡山县锢禁,随时管束。

马希萼已去,随后就接到朗州檄文,历数马希崇篡逆罪状,马希崇方觉心惊。

朗州留后刘言,派马步军至益阳,将逼长沙府。

马希崇顿时仓皇失措,急发兵二千往御,且派人赴朗州求和,愿为邻藩。

刘言见了长沙使者,颇费踌躇。

掌书记李观象进议道:“马希萼旧将,尚在长沙,必不愿与大帅为邻,大帅不如先令马希崇,令他取各人首级来献,然后可和。马希崇若从此议,取湖南如反掌了。”

刘言依议而行,即令长沙来使返报,果然马希崇畏惧刘言,杀死马希萼旧臣杨仲敏、魏光辅、魏师进、黄勍等十余人,函首送往朗州,派前辰阳令李翊为使,李翊至朗州纳入首级,统已血肉模糊,不可辨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刘言与王逵,遂说他以伪冒真,呵叱李翊。

李翊且愤且惧,撞死阶下。刘言也为心动,暂许马希崇和议,调回益阳等军。

马希崇闻朗州军调回,安然无忌,乐得纵情酒色,终日寻欢。

不料,彭师暠押送马希萼,到了衡山,竟与衡山指挥使廖偃,共立马希萼为衡山王,改县为府,断江立栅,编竹为战舰,居然与马希崇为敌。

廖偃的父亲廖匡图,乃是天策学士;叔父廖匡齐,乃是楚国勇将,十二年前征伐彭士愁时战死。廖偃自秘书郎为裨将,恰好戍守衡山县。

这都是马希崇自作聪明,弄巧成拙,反害自身!

原来彭师暠受马希崇差遣,明知是借刀杀人,待到与廖偃相见,慨然与语道:“要我弑君,我却不愿,宁可以德报怨,不甘枉受恶名!”

廖偃也以为然,即与彭师暠拥立马希萼,召募徒众,旬日间得万余人,且派判官刘虚己,向南唐乞援。

彭师暠以德报怨,已属矫枉过正,又要引外敌亡楚,大为失策!

马希崇得悉此变,也派使奉表南唐廷,请兵拒朗州。

南唐元宗李璟,立命袁州戍将边镐,率军西趋长沙。

马希崇发现部将徐威等又阴谋叛乱,左思右想,无可为计,只好赶紧迎接边镐,尚可保全性命。

忽闻边镐军已至醴陵,适如所望,急发库款犒军。

去使回报马希崇,转述边镐言,说此来只为平定楚乱,并非代灭朗州兵,如欲自保,速即迎降。

马希崇听了,半晌无言,泪下如雨。没奈何迫令前天策学士拓跋恒,奉笺赴边镐军,情愿降顺南唐。

拓跋恒怅然道:“我老而不死,徒为小儿辈赍送降表,岂不可叹!”乃诣边镐军请降。

边镐率兵抵潭州,马希崇率弟侄出城,望尘迎拜。

边镐下马宣慰,与马希崇等同入城中,寓居浏阳门楼,湖南将吏,相率趋贺,边镐即发湖南仓库,取出金帛粟米,金帛给将吏,粟米赈饥民,阖城大悦。

南唐武昌(鄂州)节度使刘仁赡,乃大将刘金之子,趁势取岳州,安抚吏民,舆情翕然。

捷报驰入金陵,南唐国文武百官额手称庆,独起居郎高远道:“乘乱取楚,原是容易,但观统兵各将,均非良才,恐易取却难守呢。”

南唐元宗李璟独喜出望外,授边镐为武安(长沙府)节度使,征马氏全族入朝。马希崇不愿东行,聚族相泣,并愿重赂边镐,令他代为奏请,仍准留居长沙。

边镐微笑道:“我朝与大王家,世代仇敌,屈指已经六十年,但不曾大举入境,剿灭公家。今大王兄弟阋墙,穷蹙乞降,这是天意欲归我朝。大王若再有反覆,恐人肯饶恕大王,天也未肯饶恕大王了!”

马希崇无词可答,只得带领宗族,及将佐千余人,号哭登舟,共赴金陵。

谁叫你耍小聪明,陷害骨肉?刻意挑起马希萼与马希广争夺呢?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之后,还有老鹰。

时为周太祖广顺元年,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十一月三日。

马希崇事实上是楚国第六位,也是末代国王,在位仅一个月,但是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册封,史家并不承认,甚至连废王的名义都没有捞到。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五代十国演义请大家收藏:五代十国演义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