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宁陪着陆怀安联系好了施工队,把房子的事情还有两个儿子都交给他,才去了机械厂报到。
机械厂里的同事基本都是京市的,租房这种事情,当然是找本地人更快。
没过几天,就帮忙联系好了。
带着父子三人去看了房子,是沈昭宁要求的单独的院子。
自己还是更喜欢住这种独立隐私性强的地方。
一个堂屋,两个卧室。
正好沈昭宁和陆怀安一个,两个孩子一个。
另外就是厨房,卫生间还有一个杂物房。
非常符合她的眼光。
房子不新也不旧,里面应该是打扫过,看起来除了有点空荡外,并不脏乱。
离机械厂距离也还好,骑自行车半个小时。
问过陆怀安和祺祺小景后,大家都觉得不错,沈昭宁就把房子定了下来,交了三个月的房租。
去招待所把房间退了,当天就住了进去。
之前邮寄的那些东西也已经到了,所以家里基础的装备还算齐全。
每天早上,陆怀安跟祺祺小景把沈昭宁送到机械厂,然后去四合院那边转一圈,查看进度或者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
中午沈昭宁会出来跟三人一起吃饭,下午陆怀安带着两个儿子熟悉周边。
毕竟以后这都是自己家附近,出门总得要认识回家的路。
晚上再去机械厂接沈昭宁下班,有时候在外面吃晚饭,有时候回去陆怀安和祺祺做。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沈昭宁原来就在京市机械厂待过一段时间,工作上手的很快。
而且,研究可是她的专长,哪怕换了个地方也影响不大。
干技术的,心思头脑都简单,厂里的氛围很好。
陆怀安亲眼看着四合院一段时间一个样,估计要不了几个月就可以住进去。
沈昭宁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住别人的房子肯定没有自己的房子来的舒服。
而且,因为是租的,里面就一些简单的家具,目前沈昭宁也没打算额外添置。
到时候四合院那边好了肯定要换新家具,现在买不划算,毕竟四合院的空间和这里又不一样。
尺寸什么的都不匹配。
家具也让陆怀安联系了人在准备,到时候房子好了就直接搬进去,不用再等。
房子进展到一半的时候,时间也到了九月份,祺祺马上要去学校上初一。
沈昭宁上个周末带着一家人去给祺祺看了学校。
京市的学校很多,离四合院周边附近三公里左右就有两家。
一家有点类似后世的贵族学校,据说里面都是一些领导的孩子或者家里有钱的。
果然在哪个年代都分等级。
沈昭宁让祺祺自己挑,他选了另外一家,这家学校也不错,沈昭宁没有意见。
离四合院步行一个小时,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完全足够。
离现在租的房子骑车也就多了十来分钟。
祺祺身高已经有一米五,在他这个年龄段来说算偏高了,估计以后超过陆怀安问题不大。
沈昭宁给祺祺组装了一辆小一点的自行车,让他每天骑车上下学。
对于一个从两岁就接触过自行车的人来说,骑车上下学完全不是问题。
家里有房子,没必要住校,在学校哪有家里舒服。
路线也不复杂,离四合院路口就是一条大道直达,步行都不怕迷路。
现在车子还没有普及,路上也没什么危险。
报名时沈昭宁去了,开学就没再去。
当天早上吃过饭,祺祺就背着自己的新书包,骑上车去了学校。
别人家的孩子沈昭宁不太清楚,但是对于祺祺来说,9岁的他,已经足够独立。
祺祺上学后,陆怀安的小跟班只剩下了小景。
十月初,给小景过完三周岁生日不久,四合院那边已经全部完工。
比沈昭宁预想的要早一点,其中不乏给钱爽快的原因。
沈昭宁交给陆怀安就一句话,质量要好,速度要快,不管多少人手,钱不是问题。
虽然钱花了不少,但是结果是好的就可以。
验收后一家人都很满意,陆怀安可是天天盯着,一点问题都没有。
刚翻修的屋子肯定不能马上住进去,还得晾一段时间。
沈昭宁跟陆怀安商量了下,决定年底的时候再搬,也就剩两个月时间左右。
到时候正好在自己家,过京市的第一个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