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52章 关于赵明山(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按照省委指示,我们要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这次考核后,组织部将有所动作,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

昨晚和省长通了个电话,省长说那个谁去,有几个目的,一是书记说的人,你最好建议赵接吴。二是这面的节奏可能加快,不出意外,他来我这,七八月就见分晓。

所以,水书记听部长说完,马上道:如果干部交流,我建议加大对天州干部的交流力度,好处有三,一是可以打破天州多年来形成的各种小派系,二是天州干部长期供职于一地,缺乏眼界,三是个人的小心眼,有利于我的工作。不过,我建议:西川的赵明山不要动,敢去。

噢?说说这个赵明山?部长道。

赵明山,五十岁,天州人,八五年正团转业,在县区政府任过副职,八年前任天州区长,四年前任经贸委主任,上个月才调的西川书记。这个人工作经验丰富,老成稳重,在天州官场有“油条”之称。据我了解,这个外号是因为不向组织和服务对象伸手、不参与各种利益团体而来的。说是四年前,天州机械厂要重组改制,这种老国企的重组,不要说其它,仅仅是离退休和下岗人员这一块就是难事,赵明山的意见是一揽子,重组没有问题,前提是必须做好人的工作。而另一方的意见,剥离尚有效益的机械加工引进其它资本。为这个事,赵明山固执己见,让时任领导在会上点名说他滑的和油条一样。书记说。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部长问。

回过头来看,各有利弊,不能说哪一方是完全错哪一方完全对。从赵明山的角度说:把下岗职工这一块交给政府,肯定是个麻烦,好几千人的养家糊口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赵明山有一个想法,把天机厂的家属区加起去,规划一条商业街,为这些下岗职工创业提供方便,是一次性解决问题。

而当时的另一个观点一事一议,先解决重组的问题,再说开发的事,一步一步走。事过四年,天机厂是重组了,但是效益并不显着,但天机厂老城区改造迟了四年,房价却涨了不少,说到底政府没捞到便宜,老百姓吃亏不少。

部长点点头,却突然问:让他当你的秘书长如何?我是说,他的个性很强,和你这头驴能不能拴在一个槽上。

从我来说没有问题,有人在旁边提醒是好事。书记表态。

而这个时候,刘昆却和张畅正在通话。因为干部考核的事,刘昆不得不推迟了去关口的时间,而张畅也如愿从医院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刘昆说了这几天的情况,张畅说:我准备晚点和他通话,具体情况完了告诉你。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存了以后没有通过话的电话打了进来,是回了京城的宋慧丽打来的。

喜欢名利尘烟请大家收藏:名利尘烟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