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7章 各方决策(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日下午,条石堡塔楼内。

远征军团的指挥官约里克·朗格兰、副指挥官詹姆·沃伦、和游骑兵指挥官兼军团情报官三人正聚集在一个小房间内,商量起洛克·伍德带回的消息。

约里克没有开口,而是等其他二人先发表意见再做出判断。

“约里克阁下,詹姆阁下,”修先开口了,“据我属下带回来的消息,我们之前派出去的那支队伍,在三天前被瑞法尼亚人发现了踪迹。他们当天晚上就遭到了敌人的伏击,安托万·莱特骑士带着几名士兵拼死断后。才让其他人找到机会成功突围。”

“在那之后,庞·索尼克骑士下令部分人分散突围,他自己则带着本队骑兵继续护送沙朗·马克先生前往塔马里。”

“斥候洛克·伍德侥幸逃脱,并向我们传递了这个消息。目前不确定是否还有其他人也成功逃离了瑞法尼亚人的追击,也无确定斥候队是否成功抵达了塔马里。”

“据洛克·伍德所说,对方是鸢尾花骑士团的人,那天晚上出动了四名骑士和至少一个百人队的步兵,两个小队的骑兵去围剿他们。”

修·约克是情报官,他说完目前掌握的情报后便不再说话,等二位长官发表决定。

约里克·朗格兰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小声的说道:“明天就要出发了啊,真不知道这是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的眼神有些空洞和茫然,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詹姆接过了话题,分析道:“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对于我们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至少让我们知道瑞法尼亚人已经发现了我们意图。”他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理解,强行把坏消息说成是好消息。

他说完这话,又接着道:“明天就要出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准备。我是说,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敌人或许已经抓到了我们的斥候队成员,并且通过拷问他,得到了关于我军的具体情报。”

约里克提醒道:“出征计划不能改,明天照常出发。鸢尾花骑士团没什么好怕的,他们除了骑兵多一点之外,总共也就2500人左右。再说了,我们也不能继续在这儿耗下去了。拉格纳国王至少派人来催了我7次,7次!每次都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南方攻打那些瑞法尼亚人,我可不能再等下去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詹姆赞同道,“既然早晚都要和瑞法尼亚人打起来,早几天和晚几天也没什么区别。”

“他们既然知道我们已经来了,便一定会做好准备!”

“所以我们需要准备的更加充分!”詹姆说完,便低着头认真的思考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伸手理了理从头顶垂下来的黑发,说道,“或许瑞法尼亚人会选择在半路上伏击我们,也有可能是派骑兵来迎击我们的行军队伍。”

“不管怎么样,出征的计划都不能推迟!所以我们需要让游骑兵们走在队伍的前面,让他们作为斥候去打探前方的情报。”

“修·约克阁下,你的人能脱离队伍去多远的地方侦查?”

修无奈道:“如果是斥候队的那些人,每队斥候大约能脱离退伍去10英里外的地方侦查,并且及时传递回信息。”(注1)

“可现在斥候队的人都被派去了南方。其他的游骑兵做为斥候执行侦查任务的话,恐怕离不了大军太远。或许1-2英里远就是他们目前的极限了。”(注2)

“那就让你的人准备好吧,明天出发之后。让游骑兵去队伍前方的3英里外侦查,及时探明周围情况!”詹姆说完,转头看了一眼约里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按詹姆阁下说的办!”

不一会儿,三人就商量好了明日出发后的行军细节。修约克会带着游骑兵们在队伍的前方三英里外散开,侦查情报。而在行军的大部队中,后勤队将会给每个小队都配上一辆小车以装载士兵们的武器和盔甲,一旦中途遇袭,士兵们将会在辅兵的帮助下迅速穿戴好盔甲,准备同敌人作战。

注1:根据唐代杜佑所着的典志体史书《通典》中记载,其中《兵典第一百五十七》篇中写明了唐代军神李靖的兵法标准“诸军马既逼贼庭,探候事须明审。诸营住及营行,前后及左右厢肋上,五里着马两骑,十里更加两骑。十五里更加两骑,至三十里,一道用人马十二骑。”大概意思是,要往四面八方派出骑兵探查敌人的动向,离营地或行军队列五里远的地方,每两人就要分出一人回营地禀告情况,十里远的地方又要分出人来回报情况,一队斥候骑兵12人,所能探查的极限距离是30里地左右,约合现在的15公里,也就是10英里不到。本文中对精锐斥候的标准出自此处。

注2:据宋代着名兵法家许洞所着兵书《虎钤经》中《三才随用第五》篇中写道“预择轻勇者二十四人,八方各三骑,相去一里,昼以旗,夜以鼓(过山川委曲,丛林茂密,昼亦鸣鼓,恐不见旗)。第一骑见贼昼举旗,第二骑亦如之,第三骑驰告。夜用鼓,如昼法(恐敌闻鼓声急驰告)。”大概意思是,如果在行军的过程中遇到了敌人突袭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做好准备。派遣二十四名斥候去分散查探八个方向,每个方向派三骑,相互距离一里地,互相之间依靠旗帜来传递信息。。如果是夜里行军看不清楚旗帜,则用鼓声来传递消息。这里许洞所提到的斥候主要是起警戒的作用,相比李靖要求的外围侦查的精锐斥候的标准会要求会低的多。

PS:历史上的斥候几乎等同于军队里面的特种兵,他们什么都能干。记载中最早的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斥候路上碰到了赵国的军队,他把人家赵国的裨将杀了以后跑了。然后最广为流传的就是杨再兴率领的300斥候了,探查的时候发现了金国的前锋部队,杨再兴不但以少胜多杀穿了金国的前锋,更是一路追杀到了金国的主力部队面前。虽然身死,但也杀了一名敌方万夫长和超过2000名金国士兵。

再往后有关斥候的记载就是明朝的边军,当时这些人被称为“夜不收”。土木堡之变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生明英宗被瓦剌人围困。他的亲戚大同守将就曾派遣过5名夜不收趁着黑夜穿过了瓦剌人的围困营地去营救明英宗。这些人成功见到了明英宗的侍卫袁彬,让袁彬代为传话准备接营明英宗逃跑,明英宗说:此危事,使不得!先在土木时不曾死,我命在天,若万一不虞如何好?他怕死竟然连逃跑都不敢。这事儿后来被他的侍卫袁彬记载到了《北征事迹》中。

(依旧是先更后改啊)

喜欢赫尔特之歌请大家收藏:赫尔特之歌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