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鹰山东面岩层很浅,猫耳洞挖得不够深,鬼子仅仅一次炮击,就有十几名躲在猫耳洞里的战士被活生生震死。
山谷隘道里,两个中队的鬼子散布得非常宽,不像是正式进攻,更像是鬼子老套的传统战术。
炮兵轰完不放心就用步兵试探一次,试探出火力点再用炮兵轰。
零零散散的枪声从刚被炮击的东面阵地上响起。
将近四五百米的高度差令肉眼瞄准几乎不可能,轻机枪手能凭借一梭子子弹弹着点调整弹道,步枪手打出的子弹则基本全靠与鬼子的默契配合。
隘道里的鬼子就像派出来的人形靶子,他们也不向鹰山上面开枪反击,纷纷一股脑的妄图快速冲出鹰山东面的火力网。
然后他们还真成功了,只付出二三十具尸体的代价,就成功抵达上云盘山的那处山道底部。
而这处山道看似是最快进攻云盘山的捷径,实际是处陷阱。
正面既要被居高临下的新一团胖揍,背面又要被独立团在鹰山北面的阵地打屁股。
鹰山北面山势由北至西南整体呈斜面,上面布置的重机枪和人员密度远远超过东面和东北面,这里才是鹰山上面的主阵地所在。
刚刚被炮击的直面山谷隘道的东面阵地,实际是处障眼法。
李云龙清楚鬼子这次试探进攻以后,还会有一次炮击。
他不想因为这几百个鬼子就暴露主阵地,在他命令下,北面阵地眼睁睁看着这股鬼子开始沿着山道向云盘山攀爬。
与他有同样默契的丁伟也是如此,鹰山东面阵地好歹开了几枪,云盘山上的新一团完全没有开一枪,放任这股鬼子从自己眼皮子底下经过,随后深入两山夹缝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驻守在山道顶部的是新一团二营的两个连,后面还有两个连的预备队。
双方受山势影响,上面的二营阵地能最多容纳三百人,下面的鬼子十个人站成一排都难。
所以虽是鬼子人数占优,真正打起来却是二营在以多打少。
鬼子每次进攻都是一个小队掰成三个进攻分队和一个掷弹筒小组。
掷弹筒朝山上面投掷九一式手榴弹,二营战士朝山下面扔边区造手榴弹,双方互有伤亡,但总体来说还是鬼子掷弹筒略胜一筹。
毕竟即便占据高地,人力也没掷弹筒扔得远,而这种劣势很快又被翻转。
新一团缴获了不少鬼子的掷弹筒,只不过在急行军的时候全扔给了后面的独立团。
现在这玩意儿在二营一帮二把刀的手里,凭借高度能多打将近一百米的距离,虽然多半打得不准但还是逼得鬼子将战线往后拉。
近似回合制的战斗中,鬼子中队长没忘记自己挨着枪子儿跑过来的任务,他们携带有一部小功率的手摇电台,每次进攻后都会将二营火力分布发送给旅团部。
正面的试探进攻有些磨磨蹭蹭,城门口北面斜坡的进攻一开始便是要搏命的架势。
四门九二步兵炮足足打出三十多发炮弹。
炮声停止时,守在阵地上的三团战士个个觉得脑瓜子嗡嗡响,短暂耳鸣耳背者不在少数。
喜欢我用日冕亮剑请大家收藏:我用日冕亮剑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