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荒,五十里寨
应叔笙每五十里立一寨,按照距离云城远近,分别叫做五十里寨、百里寨、百五十里寨。
而应叔笙所在的位置,就是这五十里寨。
“找到没有?”应叔笙问道。
“十万人都散开了,没找到郑将军他们,反倒找到一堆大小部落。”向汉说道。
“大小部落?有没有人见过郑灏他啊?”应叔笙问道。
“没有人见过十万大军路过,也没有人见几个人回来过。”向汉说道。
“这里没人见过,那代表没有走过这条路。嗯,继续前进到前面,再继续散开,寻找部落。”应叔笙说道。
“是,王爷。”向汉领命而去。
“这将军当的,真惬意啊!”应叔笙舒展了一下身体。
他在钟吾当王爷,处处受视听卫和当地太守监视。到了这里,监视虽然还有,但是自己想做点事还是很简单的,比在钟吾受制于人,遭受白眼好的多。
韬晦殿
“列位,不好意思,昨日未能起来,让大家白等一趟了。”应仲良笑眯眯的说道。
“陛下大婚,没事,没事。”刘俾笑道。
他们可不敢说自己昨天压根没来,毕竟应仲良不知道这个事。
“嗯,话说,朕都忘记册封她们两人,今日就封了。封邵诗音为淑妃,文绢为德妃。”应仲良说道。
“谢陛下。”邵文中和文貅代她们两人谢恩。
“朕,有一事想询问诸位。国家太平了,什么为施政之本呢?”应仲良问道。
“外有强敌,则以军马为先;若无,则以民生为先。民生又以衣食住行为先,衣冠正,百姓直,礼仪昌盛。食可果腹,则初平;食可盈余,则太平;食可肉糜,则富贵。居陋室,则民生凋敝;居平屋,则民生平平;居广厦,则国强之。行无阻碍,达至各地,则不惧任何意外,是昌明盛世焉。”唐单说出了自己的理念。
“唐参政所言不错,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承平,但是也不可忘记各种威胁。所以,发展军力也应当同步进行。我们发展军力不一定要多少部队,而在于武器的创新,更新。所以,臣觉得应该设立武器研究所,研发各种新式武器。”魏珲说道。
“我们不是有武器研究所么?”应仲良问道。
这个武器研究所是万弘新政的一部分,仗打完了之后,户部就再也没给这个武器研究所拨款,导致解散。
“因为没有资金,已经解散了。”魏珲说道。
“户部,怎么回事啊?”应仲良问道。
“禀陛下,天下太平之后,武器研究已属多余,再加上需要修建运河,直道,还有仓库,所以就停止拨款了。这多出来的钱,全部用于以上事情。”李钊说道。
“陛下,给研究所拨钱,不如拨钱给太学,让太学多招募一些学子。毕竟学子多了,整体文化提高,到时候选拔人才也更容易。”刘俾说道。
“嗯,教育确实是需要。”应仲良点点头。
“陛下,商贾贸易,是富民之本,理应支持。”魏鸾说道。
“等等,这,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啊!竟然有这么多需要发展的。现在,朕很为难。你们说说哪个比较重要,我们就先发展哪个。”应仲良说道。
“应当先发展经济,经济是国家之本,民富国强是也。”魏鸾说道。
“应当先研究武器,安内必先制敌于外,毕竟代国还未亡。”司马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