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不再尝试这种文风,某位书友和我提的意见,或许很好,
但是不适合,这才三四天,就掉了2万的最多接近一半了。】
玄奘自觉在他面前不讨好,也便告辞,
之后就打开手环一通操作,结束了这个申请,
便招呼着两人继续往西走,
沙僧在后面远远的追着,既不落后,也不让他们发现。
虽然对于猴子和小白龙来说,藏了等于没藏,
但对于修行不深的玄奘来说,就是极其隐蔽的,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一样,突然驾着云飞出来,
“靓仔!”
玄奘猛的一回头 ,
没办法,无论是谁,背后有人叫你帅哥,你能不回头吗?
“俺老沙愿赌服输,不知你姓什么,从今天起我就跟你姓了。”
猴子对此并不奇怪,但玄奘对此是诧异的。
“不过一个玩笑罢了,难不成我要赌输了,你还真能把我头拧下来吃吗?”
沙僧默默的把自己脖子上那个骷髅头摘了下来,
“我吃过人,这9个是我吃的特殊体质的人。”
玄奘眼中闪过一抹厌恶,不过随即恢复正常。
“你也不用跟我姓,你就从今天开始不需要再吃人了,
我找一个人过来,给你在这里修一座桥,
到时候你就在这桥的两端,帮我维护着这桥就可以了。
不多说,,这河算是我平生走过最宽广的一条河。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水阔流急,无有渡船。
要致富,先修路,这两岸若是连接不起来,那怎么发展呢?”
在此的三个人都沉默了,他们也没有想到玄奘会作出这种选择,
西游81难,逢山过山,遇河过河都算不得灾难,
但唯独流沙河这,却额外算做了一难。
书中99回唐僧受难的书,流沙难度第十五难,收得沙僧第十六难,可以见得。
原因就在于这流沙河,实在是凡人过不去。
一般的木头,凡是遇到流沙河,那必定会沉到底下,哪怕是一片鹅毛一片树叶都要沉底,
正常造桥的路径一般是先有人过河,坐个竹筏之类的先渡过去,
紧接着,这里人走多之后就会有船只出现,
再接着,这里就会形成有规模的渡口,
最后才会有人出来造桥。
不管什么时候要造桥,那毕竟是要有人流。
但是流沙河不同于正常的河流,正常河流的方式根本没有办法,
先是有人要过河,这里别说船了,就是连条鱼儿都没有,
足以见得,鱼,在这里都浮不起来,更别提船只了,
不是双方没有出行的需求,而是出行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唯有一个人先出来造桥,把这桥造好了,两边之间才会逐渐开始贸易开始交流,
“你这不是在说笑吗?
这地方别说造桥,连个船都漂不起来,你如何造上一座桥出来?”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人造桥,
原因就是这河流根本都看不到底,扔下去一块石头瞬间就被冲成了碎屑,
传统的造桥方式还真做不到造出一座桥来,
“无妨,华夏有足够的工程师,
他们也愿意来挑战更高的难度,
我相信,只要钱给够,没有任何事情是办不到的。”
姑且不算这河流宽处有数千里,哪怕是之前的比较窄的地方,也有800里,
可能有些人对于这个概念不太了解,举个例子,
全蓝星最强的大桥,珠澳大桥,也才50多公里,也就100里左右。
那还是单纯平静的海面,顶多有些洋流之类的,
而这里可是极为湍急的河流,还有无数碎石。
不是说8倍长就是8倍的难度,难度是10的8次方倍。
“你确定你能修这么一座桥吗?单就你挣来的那一点,也就够你塞个牙缝?”
“修吧,反正早晚有一天能修好。
傻老汉搬山那件事情你难道不清楚吗?
靠着一百代子孙,把他挡在门口的一座山给挖完了。
我不靠100代子孙,我就靠着这附近,这么多人难道还修不完这一座桥吗?”
“先生大德,请受俺老沙一拜。
俺老沙愿效犬马之劳,还请,不要嫌弃。”
“不用,你就在这里帮我看着这桥就可以了,
所有详细信息我都会把数据给到施工队,
你只需要负责告诉我,这桥建起来没建起来,上面能不能走人就行了。”
那老沙点了点头,于是到河那边去盖了个小木屋,并在那里等候。
在后面观望的观世音,脸都有些变得不正常了,
虽然他们的教义就是普度世人,但是这符合教义,却不符合他的想法。
你把那沙和尚带上不行吗?
那上一头猪我还没解决呢,这又来了个沙,
那蠢猪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没跟上,我暂时可以不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毕竟是流沙河这一趟,还有我的重要部分,
想要驮着那玄奘就必须得用他九生九世的头骨,再加上一件先天灵宝才能让他过河,
那件先天灵宝就是那个葫芦,放在了观音手里,为了把这一难的功德收是到自己兜里,
可是现在这沙僧又是什么情况?
不仅没有跟上,反而直接在这岸边搭了个房子,像是要在这里长住一样,
蠢猪,傻子,彼阳若至,初升东曦。
可是现在又没有办法继续劝阻,因为下一站就是,
组成整个取经队伍之后,对整个取经队伍的一次试炼。
要评估整个取经队伍的好坏,看看他们取经的心诚不诚。
这个心诚不诚不是说他们内心,也不是说他们的外在,
就是需要一场试炼,来考验他们到底诚不诚。
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评判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能力,怎么看?
这就好比考试一般,心里有数,表达不出来,做不出来,不行,
表面上看起来虔诚无比,但实则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胡思乱想,也不行,
必须要经过这么一场试炼,让他们把最真实的那一部分内心表现出来。
这回书,盖言取经之道,不离了一身务本之道也。
却说他师徒四众,了悟真如,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浑无挂碍,径投大路西来。
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