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梁听完,眼泪便哗哗的流了下来,他自从父亲死后、母亲改嫁,便再没有一个人真正为他打算过。
如今在堂哥家做事,虽然吃的饱、穿的暖了,但他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个累赘,想着尽量不要去麻烦人家。
没想到堂哥堂姐是真拿他当自家人的,还要为他盖院子娶媳妇,他的心也终于落到了实处,这里就是自己家,自己以后绝对好好挣钱过日子,绝对不让堂哥堂姐失望。
他背过身去,偷偷抹掉泪水,转身后对着宋婉梅作了一揖:“堂姐放心,我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学习学习!”
大恩不言谢,但永世不会忘。
宋家人很快都忙了起来,尤其是宋婉梅,简直就跟个陀螺似的,又要看着盖院子,又得顾着铺子里的生意,还要管乡下鞋帽的制作,一天就没有个空闲的时候。
好在诸事都挺顺利,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铺子里的鞋帽生意挺是惨淡,一天里头根本卖不了几件。
宋婉梅都有些发愁,尤其是帽子,眼看着库房里的存货越来越多,然而正是陆月的天气,怎么就没有人买呢?
要不是客栈里带回来的那些零碎,估计铺子早就开不下去了。
但宋婉梅还是不想放弃这门生意,一是为了像年大姐那样生活在最底层的妇人,她们手里有个进项不容易。
二来,毕竟前世里戴帽子那么流行,大街小巷几乎人手一顶,这一世流行不起来,一定是没有找对方法,有时间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在忙忙碌碌中,县城里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连宋婉梅这样的大忙人都有所耳闻。
一是县太爷家那个千金出嫁了,嫁去了府城,那些个嫁妆呦!真真闪瞎了整个愉林县百姓的眼睛。
从来就没有见过谁家嫁女儿嫁妆有三十多抬的,把那些个抬嫁妆的小伙子都压得直不起腰。
谁家嫁女儿不是给备两身衣裳、一床被子完事,也就是县太爷,家里真有钱啊!才舍得这样给女儿陪嫁。
另一件就是震惊整个榆林县的那起绑架凶杀案破了,凶手是县里的一个无赖,县太爷给判了个斩监候,全城百姓是大快人心。
宋婉梅也就是听了一耳朵,她与县太爷也没啥交集,自是不会去太过关注那个。
倒是有件事她挺上心,就是妹妹的婚事。
大姑奶奶家写信来向妹妹提亲了,说两家人都见过面,又是亲威,这亲事更是亲上加亲,若是宋家愿意,那杜家就会正式找媒人上门了。
宋婉梅想着,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县试了,那时候大哥一定会回来,大哥在丰乐县,无论是对杜家,还是对杜岩,都比自己了解,到时候再一起商量也不迟。
于是就照着这个意思,宋婉梅给杜家回了封信。
结果这事儿给赵祈安知道了,他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天啊!梅姐姐!你竟然考虑杜岩做妹夫啊!”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宋婉梅奇怪,“老太爷过寿那天你们不是聊的挺欢么?我还以为你们关系很好的啊!”
赵祈安脸上是很少有的不屑:“那只是面子功夫,反正又不会经常打交道,见了自然会说几句好听的,但做亲戚、做连襟,那可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