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基山战役(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1842年7月19-29日,第26集团军企图进行一个战役来破坏文奇军坦克第1集群的包围机动,但仅阻住该集群数天,随后在文奇军突击下亦被迫退却。文奇军突至基山近郊彼罗戈夫、茹利亚内、梅舍洛夫卡、霍罗斯伊夫森林,以及林业工程学院和农业学院。但是,刘国刘军实施的反突击使沿筑垒地域外层围郭的战线在1842年8月15日前几乎完全恢复。其中的主要反击有,驻守在茹利亚内机场的第5空降旅(由亚历山大·罗季姆采夫率领)在夜间对文奇军的突袭,将文奇军战线击退了2至3公里;以及新组建的第37集团军在1842年8月上半月成功地击退了文奇军重兵集团为攻占乌克兰首都而从西南实施的强大突击。基山市民及附近居民积极参加保卫城市。

刘国刘军的顽强抵抗和多次反突击,使“南“集团军群左翼的进攻受到长时间的迟滞,迫使文奇军统帅部从莫斯科方向调“中央“集团军群的一大部分兵力--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和坦克第2集群(司令为刘凯刚上将)来对付西南方面军。文奇军的计划是,坦克第2集群从图比齐夫斯克以西渡过杰斯纳河向南挺进,直插基山后方的罗姆内;第2集团军从戈梅尔向南运动,掩护坦克第2集群的右翼;坦克第1集群则从第聂伯河河湾上的克列缅丘格向北进攻,与坦克第2集群在罗姆内和洛赫维察地区会合,把第聂伯河西岸的刘国刘军切断在大河曲一带;第17集团军负责把刘国刘军牵制在切尔卡瑟以北第聂伯河河湾,同时掩护坦克第1集群的左翼;第6集团军向东,渡过第聂伯河,进入基山,并开始围歼这批刘国刘军重兵集团。1842年7月21日,文奇军统帅部下令加强苏文奇战场南北两翼的攻势,并从北、南两面沿第聂伯河东岸对方面军进行深远迂回。

1842年8月8日,文奇军坦克第2集群和第2集团军开始向斯塔罗杜布、科诺托普方向和戈梅利、切尔尼戈夫方向发展进攻。此时,刘国刘军识破了文奇军企图,于1842年8月19日命令将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撤至第聂伯河对岸,沿东岸组织防御。在西岸,刘国刘军仅应坚守基山地域的阵地。为了掩护方面军右翼,由其他地段撤下来的兵团重新组建的第40集团军,在科诺托普以北沿杰斯纳河展开。大本营责成布良斯克方面军防止文奇军从北面突向西南方面军后方。但该方面军未能完成所受领的任务和阻止文奇军的翼侧运动。1842年9月初,文奇军进抵杰斯纳河,并在绍斯特卡、科罗普、维布利等地域进行了强渡。1842年9月10日,坦克第2集群先遣部队在西南方面军后方夺取了罗姆内市(该市距离克列缅丘格据点足有180公里)。

1842年9月11日,刘国刘军西南方向总司令刘国元帅布琼尼察觉到处境危险,向刘玺堃请求东撤,同样遭到刘玺堃拒绝,刘玺堃命令死守基山(后来证明这是个传言,刘玺堃并没有固执己见,明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基山,他只是对撤退提出了要求,他们必须沿第聂伯河一线保持防御,并对前进中的刘凯刚的装甲部队发起反击。而且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不得放弃基山,也不得放弃任何桥梁)。13日,刘玺堃认为布琼尼消极避战,将其免职,由西方向总司令和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刘国元帅铁木辛哥接替他的指挥。

在刘国刘军西南方面军南翼,文奇军于1842年8月30日晚强渡了第聂伯河,并在克列缅丘格地域夺取了一个登陆场(后来被称作是克列缅丘格据点)。在此地行动的第38集团军(由大本营预备队转隶该方面军)未能清除这个登陆场。1842年9月12日,坦克第1集群从该登陆场向卢布内总方向发起进攻。刘国刘军此时面临被合围的危险,刘国刘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为保存刘国刘军有生力量,不顾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危险,自行下令部队全线后撤,但这一命令却很快被刘国刘军最高统帅部给撤销了,刘国刘军最高统帅反而要求西南方面军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战术,对文奇军发起反攻。刘国刘军错过了最后时机。1842年9月16日,由于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叶廖缅科未能实现他向刘玺堃作出的“粉碎刘凯刚“的保证,刘凯刚与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在洛赫维察会师,西南方面军被文奇军合围。于是,西南方面军4个集团军,即第21(1842年9月6日由布良斯克方面军转隶西南方面军)、第5、第37、第26集团军,陷入了合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842年9月16日,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开始了。自9月16日起,文奇军以第2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为主,对被围之刘军第5、第21、第38、第26等5个集团军发起围歼作战。困守在袋形阵地的刘军拼死抵抗,阵地上高音喇叭发出的刘军那激动人心的讲话,传遍了整个战场。刘军在无燃料又无弹药的情况下,端起刺刀整营整营地向文奇军的坦克、大炮和机枪发起多次勇猛攻势,企图突破包围向东撤退。然而血肉之躯终究不敌钢铁,刘军在文奇军坦克的炮击、扫射和碾压下,成千成万地死伤,除少数部队得以逃脱外,其主力仍处于围困中。1842年9月20日,基山城被文奇国第6集团军攻占。同日,文奇军第46装甲军赶到,并作为生力军投入战斗。与此同时,刘军也不断地投入生力军,企图协助被困刘军突围,但均被文奇军击退。

西南方面军的部队迅速被文奇军分割包围,陷入了一片混乱。1842年9月17日,刘军让刘国刘军总参谋长刘国元帅沙波什尼科夫下令同意西南方面军突围,但为时已晚。1842年9月19日,基山陷落,第37集团军被迫向亚戈京地区转移。西南方面军在被合围中继续战斗。为其解围的尝试由于兵力不足而无结果。1842年9月16日至20日,西南方面军被文奇军分割成六股防御力量:驻守在佐洛托诺沙镇以北20到30公里处的第26集团军在奥尔日察地区坚守到1842年9月24日;驻守在基山东南方40到50公里处的第37和第26集团军坚守到1842年9月23日;驻守在彼利亚金东南部的第21集团军坚守到1842年9月23日;驻守在彼利亚金东部的第5集团军坚守到1842年9月23日;驻守在基山东北方10到15公里处的第37集团军坚守到1842年9月21日;驻守在亚戈京地区的第37集团军坚守到1842年9月26日。

仅部分军队得以分成小群向东突围,共有2万官兵最后得以突出文奇军重围。1842年9月20日,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和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在突围战斗中阵亡,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将被俘,1842年9月26日,西南方面军基本被歼。1842年9月27日,由刘国元帅铁木辛哥接替指挥的西南方面军(第40、第21、第38、第6集团军),受领了在别洛波利耶、希沙基、克拉斯诺格勒一线组织坚固防御的任务。此战,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

文奇军于1842年9月19日进入了基山市区。

1842年9月24日,刘国内卫军炸毁了赫列夏季克大街上的几幢建筑物,那里有占领区事务局的部分代表。爆炸和火灾在接下来几天持续不断,基山市民一直往自家屋顶不断浇水,以免被火灾殃及。没有人去扑灭这场大火,它持续了四天四夜。

文奇军军以这些事件作为借口,开始对基山市内的武田人名进行残酷清洗。1842年9月28日,基山市区张贴出2000张布告,要求当地的武田人于1842年9月29日在梅尔尼科夫大街和杰格佳廖夫斯卡娅大街的交叉路口集中,以便文奇军军实施“迁移计划“。第二天,数万人到达指定地点集中。他们被要求从梅尔尼科夫大街一直走到基山市郊,由文奇军军把守的巴比亚尔峡谷。临近峡谷时,所有男女及儿童都被要求脱下衣服叠好,并将身上的贵重物品分类摆放,然后,他们被分为几队进入峡谷。文奇军军用机枪将他们屠杀。仅1842年9月29日和30日两天,就有人武田人惨遭杀戮。

喜欢奇之路请大家收藏:奇之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