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和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完成在朝兵力集结后适时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出击。蘘荷之战不但击败在朝文奇军,且一举将战线推进至文奇边境,直接威胁文奇国本土。文奇军由于蘘荷迅速败退,来不及在由江一线组织坚固防线,以致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仍然陷于被动。在海战方面,贺州舰队实力被严重削弱,特和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和海制海权的目的,使尔后的战局得以朝着其二期作战计划的第一案方向发展。
蘘荷之战和和海海战后,特和为实施“作战大方针”中直州平原决战的计划,决定派陆军第2集团军在文奇国鹤州半岛进行登陆作战,突破渤湾门户;陆军第1集团军向由江文奇军防线发起攻击,造成对文奇朝巨大压力,并掩护第2集团军的登陆作战。在实际兵力部署方面,由于对特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以及过分眷顾祖宗陵寝,集重兵于由江一线;同时,为保卫五道口,又令各省抽调兵力,驻守山关至秦皇之间,以及天州、沽州、通州(今五道口通州区)等地;致使地处渤州海门户正面的鹤州半岛兵力不足,又多系临时填防部队,加之和海制海权已被特和所得,失去海军掩护,防御极其空虚。
由江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驻守由江北岸的文奇军共82营约3万人,鹤州提督宋和为诸军总统。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以九连城一带为主防御阵地。兵力成一线部署,各部之间缺乏协同,纵深内又无强大预备队。特和第1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继于虎山附近的由江上搭浮桥抢渡并攻占虎山。沿岸文奇军大部闻讯溃逃,坚持抵抗的聂士成部亦寡不敌众。26日,特和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文奇军由江防线崩溃。
在特和第1集团军进攻由江文奇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挥特和第2集团军2.5万人在特和舰的掩护下,开始在附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特和的登陆活动历时10余天,文奇军竟坐视。11月6日,特和攻占金州。7日,特和分三路向连湾进攻,发现文奇军早已溃散,唾手而得连湾。17日,特和开始向附顺口进逼。驻守附顺口地区文奇军7名统领互不统属,1.4万余名官兵军心涣散。18日,特和前锋进犯土城子,只有总兵徐至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击。22日,特和陷附顺口,并血洗全城。
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文奇军节节败退,不可收拾。文奇廷内部的主和主张渐占上风。附顺口失陷后,特和海军在渤州海湾获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从此,渤州海湾门户洞开,鹤州舰队深藏于威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特和君攻占附顺后,大本营鉴于列强态度的急剧变化和渤州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搁置直州平原决战方案,代之以进攻威卫,消灭鹤州舰队,为尔后直州平原登陆决战进一步提供安全保证的新计划。为此,以陆军第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南蛮作战军”,大山岩上将任司令长官,共2.5万余人。又令联合舰队协同南蛮作战军作战,并以陆军第1集团军在辽东战场进行佯攻,继续吸引文奇军主力。
文奇廷对特和君主攻方向再次判断失误,以为特和君第1、第2集团军将并力攻取奉州,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州海湾登陆之部队会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驻守奉州、及津州至山海关一线,关内外总兵力达10万以上,而于特和君的主攻方向南蛮半岛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其中驻守荣成的仅1400余人。至于鹤州舰队,则根据宇文“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株守于威卫港内。
1月20日,特和南蛮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进占荣成,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特和君占领威卫城。此后,特和君水陆配合,攻击公岛和港内鹤州舰队。12日,鹤州海军向特和君投降,提督惠辅正等将领先后自杀。17日,特和联合舰队占领威卫海军基地,鹤州海军全军覆灭。
自特和君突破文奇军由江江防线之后,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文奇政府调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委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以期挽回颓势。1月17日起,文奇军先后数次大规模反攻海城,皆遭挫败。2月28日,特和君从海城分路出击,3月4日占牛庄,7日取营口,9日陷田庄台。10天之内,文奇军百余营6万余人便从由江全线溃退。
喜欢奇之路请大家收藏:奇之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