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父皇给了莲儿妹妹郡主的封号,还让她自行招婿入薛家。这明摆着,便是绝了他想娶莲儿妹妹的心事。
母妃也不曾说句话,好像也赞同父皇这个决定。明日进宫给母亲请安时,定要问一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上次父皇为他赐婚,谢首辅家嫡女为正妃的事情,被他当场拒绝后未再提起。
可是,兄弟们的婚事也都定下了,他也就迫在眉睫。即使没有谢氏女,还有李氏女刘氏女,到时只怕仅凭他的拒绝,也不能完全阻止。
武了一套剑,身上起了些薄薄的汗气,便叫了月影,打来热水来。
他沐浴更衣,便上榻休息。
或许是想通了些事情,这一夜他睡得很好。
五更天醒了,起身来匆匆洗漱,用过早饭,才坐马车入宫了。
早朝结束,又跟着去往奉天殿。听内阁及六部尚书汇报各项政事,皇帝一一做了裁决,偶尔也会让皇子们发表见解。
平时皇帝这些提问,以太子作答的次数居多。可自从,梁王和吴王在此听政后,皇帝便会要求儿子们,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皇帝想教育皇子参与议政,大臣们也不很在意,觉得几位皇子尚年幼,说不出什么有见解的话来。
可渐渐的,便有人觉得,宁王较之其他皇子,思虑更为周全,甚至很多时候,太子也不如他。便有人,顺着皇帝的意思,多夸赞他几句。
开始时,几位皇子还都谦恭有礼,兄有弟恭的模样。宁王在自己冒头后,深觉皇子间便有了些微妙的改变,同时太子对他警惕防备之意更浓了。
可这是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宁王也只能,漠视了他们眼中的嫉妒之色。
也许,这正是皇帝想看到的。以他这独树一帜,来搅动太子和其他皇子们之间的争斗。
得让他的皇儿们都动起来,才能看到,谁才是有能力统御江山的人。
生在帝王家,便免不了这样的命运。他们得到的比旁人多,自然要承受的磨难也高于旁人。
好容易今日的政事不多,午时后又商议了几项农耕事宜,才放众人出宫。
吴王本想跟他一起走,可他有些事情想向母妃求证,就寻了个由头,让他们自行出宫去了。
宫中是不能带侍卫随从,宁王一个人走在宫道上。
偶尔有宫女或太监,远远见着他过去,便跪地行礼。
他也不想找人麻烦,便匆匆掠过,直奔安禧宫而去。
贤妃娘娘此时,正打算小憩一会儿。却听得宫人来报,说是宁王来了。
贤妃很是高兴。儿子近来往她这里,请安的次数多了。
想来是长大了,知道母妃惦记他,便时常前来探望。
“姫嬷嬷,快看看这妆容和发髻,是否要整理?”贤妃急切问道。
她可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仪态不整的样子。
姬嬷嬷笑道:“娘娘请放心,您这仪容姿态,是太后娘娘都夸赞过的。这发髻妆容没有丝毫的瑕疵,宁王殿下见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
喜欢莲泥不坠花请大家收藏:莲泥不坠花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