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将军曾在少年时,与孙老太医在一次瘟疫中,救过老太医一命,这二人便在那之后成了忘年交。
罗大将军十二三岁就从军,因为家乡遭了灾,实在活不下去了。
寡母本就体弱,灾荒一起更是雪上加霜,以至病得下不了床,为不拖累儿子,便将大宝…就是罗大将军,叫到床榻跟前,让他带上家中仅剩的一块饼子,随逃荒的人往其它州府去寻生机。
她知自家大宝不会留下亲娘独自逃命,便骗他说在家等着,让他去寻到食物再回来,才将人赶出门去。
村里人能动弹的都外出逃荒去了,因为他们知道干旱的天气还会持续,大家不仅没了赖以生存的粮食,也没有可供播种的种子。那么即使会下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没有没有收成,想要活下去,便只能去未被灾害波及的地方讨口饭吃。
那时邻近的村子都和他们这一样遭灾,四处都是荒凉景象,以前碧绿葱葱的田野、树木花草,都在炙阳之下只见到枯树残枝,野菜野草早被饥渴人们连根挖了吃尽,树叶刚绽开时就捋去吃干抹净了,就连庄稼地里老鼠的口粮也都被挖尽入腹。
罗大宝被娘赶出门时,村里人已走空了,他揣着那干硬的饼子,沿出村的大路往前追,走了大半日后,才看到路上出现一二家别村的人。
他不敢上前,只远远跟着,就这样在第二天午后,到了县城。
但县城的城门有守门的官兵把守着,查看路引,像他们这些逃荒的流民,只能望着那高高的城楼,却是被拦在外头。
好在县衙和城中富户们,搭起粥篷施粥,使城外的饥民们有了一线生机。
罗大宝随着人群排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终于领到一碗薄粥和个黑乎乎还没他小拳头大的窝头。
这也让他很是满足,终是能活下去了不是。
就这样在城外的饥民们吃了粥,都远这找了个避阴处或坐或躺,等着下一顿。
城门内却涌出来一队人马,看着与守城门的那些兵士很不一样。
他们一个个高大魁梧,领头的那人骑着一匹油光黑亮的高头大马,身穿银色铠甲好不威风。
跟在后面的士兵有两人出列,将一张大幅的告示贴在外城墙上。
有离着近的人,见有进城的人围在那看告示,便也才站前去,听有识字的人将上面的内容念了出来。
原来是因为晋中一带,各地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时间长了,便有流民纠集在一起作乱,势力日渐强大。更有甚至与各藩王勾结,扰得四处不安,大有改弦更张革故鼎新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