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5章 漫步欧阳厚均旧宅,感怀思想的光芒(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次的活动是一个农业活动。贴出来的标语却是我蛮喜欢的。

我们永远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

改开以来,农村田土荒芜,青壮年一个个混进城里,丢下父母妻儿,到城里买房租房,以为可以谋一场富贵,到了最后,丢下青春与健康,荒了家园和亲情,落得一身疾病,埋到长满杂草的老家。有时我不禁要想,这就是人生吗?

趁着参加活动的间隙,我来到安仁县附近的禾市乡乐友村欧阳厚均旧宅。

有人会问,欧阳厚均是谁?是哪个富豪还是哪个大官?其实都不是。也不完全不是。因为他是做过大官的,但他却不愿做官,正当壮年,便把皇帝给炒了鱿鱼。其实,在清王朝科举仕途上他是顺心者,但他也是从政道路上的失意者,可他更是从教事业上的辉煌者。

从安仁县走出去的潇湘才子欧阳厚均不但影响了湖南的一代人,而且也改变了安仁几代人的思想观念,到了近现代,安仁崇教之风日盛,“天涯求学三千五,一室同胞两清华”便是真实的写照。你说他牛不牛?

当然,这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是不会当回事的。因为他不是拥有多少亿的富豪,他只是一介书生。是不符合现代人所谓成功人士的要求的。但他,是湖南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近代湖湘文化崛起的开启者,是中华民族历史长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让我们通过一些零星的记忆慢慢地走近这位历史名人。

去年编《岳麓山志》时,对欧阳先生稍微有了些了解。

欧阳厚均,字福田,号坦斋,人称“坦斋先生”,清代乾隆三十一年生于湖南安仁县梅穆村仓下。1789-1791年就读岳麓书院,从学于罗典。他在岳麓书院学习很用功,与同窗“联步登堂,抠衣问字”,学业长进,至1799的进士及第,任过陕西司郎等职。他混迹官场20年,深感官场日趋腐败,正当有望升迁之际,却决意放弃仕途,才年逾四十,便“以母老告归”了。他52岁时出任岳麓书院山长,一直到逝世前2年才离去,做了27年的岳麓书院山长,是任期最长的一位。欧阳厚均一生学识渊博,而且研究学问从未间断过,所写着作甚多。

欧阳先生厌倦贪腐的官场,四十多岁时以父亲早逝,老母需人照料侍奉为由,毅然辞官回到安仁老家乐友村。回乡后,湖南当局认为他“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数次登门拜访,请他出山主持岳麓书院工作,却被其屡屡拒绝,后经其母再三催促,才同意应聘为岳麓书院山长,自此,揭开了他人生中最光辉的一页。

欧阳先生不仅多才,而且能激流勇退。他进士及第,任过陕西司郎等职。他混迹官场20年,深感官场日趋腐败。正当有望升迁之际,却决意放弃仕途,才年逾四十,便“以母老告归”了。这是现代人基本上做不到的,这也是最让人敬重的。他做官,是为民为国谋福利,做不了,宁肯不做。这是一种令人敬仰的风骨。现代很多人以为自己有地位,有钱,但他们却没有欧阳先生的这一腔风骨,没有为国为民的情怀。说穿了,来人世一遭,留下的只有骂名和一堆枯骨。这或许就是差别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岳麓书院的校友录上,有一长串光芒熠耀的名字。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范源濂、程潜、彭龟年、游九言、吴猎、游九功、胡大时、吴儆、赵方、陈琦、钟震、郑仲礼、顾璘、陶澍、胡林翼、刘长佑、曾国荃、沈荩、熊希龄……

在欧阳先生掌教岳麓书院的几十年中,书院的学生科考中举的特别多,仅道光五年岳麓书院的学生就有28人中榜,所以来书院求学者众多。厚均先生门下弟子“着录者”达3000多人,多为湖南的隽秀。最着名的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松焘、李元度等人,这些近代如雷贯耳的名字足以让人惊艳乍舌。说中国近代史都让他的学生写了都不为过。

千百年间,往来客,台上角,谈笑间数风流人物,岳麓书院未曾逊色分毫。

而今,古老的建筑依然屹立在残阳里,欧阳先生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和风骨仍在。屋外茂盛的杂草枯黄,踩上去有吱吱的声音,其实,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不同的是,人死了,只有思想仍在,而草枯了,春风一吹,又绿了一片。这样看来,被人们所瞧不起的离离芳草,比人的生命更为绵长。

偌大的宅院没有片匾,也寻不到一行字,迈步走进宅子,残阳从天井中照进来,瓦片泛着历史的光泽。不由让人感叹,人,活着时总以为自己多么牛B,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谓财富、地位真的是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只有思想的光辉,永照人间。

喜欢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请大家收藏: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