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初,唐敏发现周围的养殖户要么是零散售卖,要么是通过中间商进行销售,传统渠道消费者得不到真正的实惠,中间商赚了差价,养殖风险的成本都给消费者承担了去。唐敏思索着,吃大闸蟹该是一件幸福的事,不应该因为中间商的缘故而降低消费者在吃蟹过程中获得的幸福感。于是,他定下了创业的方向,做电商平台!
于是,唐敏一手建立起大通湖的第一家电商,B2B2C(供应商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模式。自己参与养殖,自己建立销售渠道,微信、淘宝、京东……大型平台都留下了唐敏自创品牌的足迹。还对接上了不少帮助推销、合作共赢的销售伙伴。唐敏创业的规模开始逐渐扩大,养殖产品远销国外新加坡等地。在新加坡正式签订的《大闸蟹出口协议》,订单量达一吨。当年10月26日,食安天下自产的第一批大闸蟹通过航空运输销往新加坡。
作为名不见经传的新品牌,推广过程层层受阻,再加上还需要自行养殖,一开始没人看好他。“那时候大通湖没有本地人进行养殖,开发基地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一片反对声里,唐敏选择了坚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会养殖,唐敏就跑去江苏学习参观大闸蟹的养殖模式,主动参与培训学习成功的养殖经验;技术和设备不行,唐敏就统一建设标准和技术,统一采购生产设备;数据分析不行,唐敏就着手成立技术信息库,从基础建设到投苗,到饲料的使用等,从存档到数据分析,一应俱全。他的大闸蟹主要分布在北洲子镇、金盆镇、南湾湖,养殖面积共计1025亩。所生产的“渔莲水生”牌大通湖大闸蟹现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八年磨一剑。日出日落,唐敏扎根于他心中的梦里水乡,只有他自己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雨,流了多少汗水。目前唐敏的食安天下公司已建有四个高标准水产品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且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工。
食安天下大闸蟹产量每亩达250—300斤左右。他说,弥补短板,找出不足,创业路才能越飞越高。公司还免费为家乡农户进行技术培
训和技术指导,带动了3000户以上农户学习技术。通过向村民教授技术,帮助省级贫困村内498户,带动了一千多口人脱贫致富。
“农业是一个投资大,时间久,见效慢的投资,急功近利,没有情怀的人做不了农业项目。”说起八年的坚守,望着无际的大通湖,唐敏若有所思。
“但无论是大通湖独特的水资源,还是独一无二的植被和水中丰富的微生物,决定了大通湖水产的独一无二和美味。因为大通湖是洞庭的中心,有着自己完美的调节系统,形成了完美的食物链。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复制的。所以,无论是大通湖的蟹,还是大通湖的虾,是世界独有的。这或许才是我梦想的缘起,也是我坚守的理由。”
八年来,他投入资金近亿元,只为一个梦想。但他从未后悔。
“如今大闸蟹已经成了大通湖的标志,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标志发展旅游业,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做更广阔的宣传,形成互联网上的大通湖‘蟹文化’旅游。吃蟹不仅在于尝鲜,也可以享受养殖上的乐趣。”唐敏的笑容像大通湖的水一般明净。“只有抓好生态,做好品质,才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大通湖区委区政府,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么做的,因此,我相信大通湖一定会成为世界级淡水产品示范基地,强区。”
唐敏坦然说,八年的坚守,也是一种痛苦的坚守。但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美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唐敏从大都市回归到大自然,回归到美丽的大通湖,他是一个智者。我们相信,他的故事,将越来越有味,甚至成为传奇。
喜欢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请大家收藏: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