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个事,很多人会笑我天真笑我贪。认为这一类app套路太过明显,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那些贪小便宜的人才会上当受骗。
据不完全统计,一些所谓赚钱类APP,下载量曾高达几千万。这也就是说,受骗的不只我一个。因为这些赚钱app之所以流传甚广,精准把握了人们的心理,所以流传甚广,而且屡禁不止。为什么呢?首先是反正没有缺失,反正要玩的,反正要走路的。这是普遍心理。
而且每个人都有轻松赚钱的欲望和获取天落横财的心理。而这些该死的APP创造了一个门槛极低的赚钱方式,激起了人们试一试的愿望,契合了大多数人“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也没啥损失”的心理。不怕你不中套!
还有一点,当你意识到自己被套路,损失了时间和朋友的时候,有一定弃之可惜的心理。到了半路,扔了可惜。不搞了,损失了时间和精力,不如继续完成。或许是真的呢?这些该死的APP一开始会让你觉得胜利就在眼前的假像,到后来虽然有泥牛入海的无奈,直至完成所有的广告浏览、APP下载、拉动了无数好友,获得一声叹息。
你去告他?他骗你钱了吗?没有。但它榨取了你的时间、你的社交关系、你的手机内存,占据你的注意力。说穿了,赚钱的APP,不是让你赚钱的,而是把你当成了他赚钱的工具。哐许,到这时你突然明白了一个小小的道理:商业社会是如此的残酷,资本是如此的血腥!
看起来商品免费,其实是你成了一件可笑的商品!
互联网创业本来是好事,但成了很多无良商家挥舞的割韭菜的镰刀。无论是不入流的垃圾app,还是一些互联网巨头,仿佛都习惯了作死的割韭菜。问题是,你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将自己的头像韭菜一般伸了过去,被收割时还带着满足的笑容。
把赤裸裸的欺骗装扮成善良的天使,把白骨精化妆成美女。
我们明白,赚钱app的经营模式危害互联网创业大环境风气,属于极其低劣的业务模式,没创造丝毫实际价值,而且利用擦边球的方式获取利益,危害互联网风气;另一方面,赚钱app的业务模式伤害了广大用户的权益,利用人性的弱点,属于欺诈行为。
但知道是一回事,知道是行动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当天上绚丽的馅饼砸下来时,你能无动于衷吗?
心若不动,又奈我何。心无贪念,骗子无门。
可是…………
喜欢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请大家收藏:关于一九七五年的爱情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