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87章 西夏裁军,赵耀纳妃(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被刊登在报纸上后,全天下的百姓都读哭了,就连一向看不起武人的文官集团也都为之动容。

从军、边塞、报国等题材的豪放派诗词风靡一时,汉人再一次涌现出了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欲望。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横空出世,“……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多么脍炙人口的大作,得多亏赵耀没有给他抄袭了。

李乾顺得知烽燧堡战况后,根本就高兴不起来,1:363的战损比,天兵天将也不过如此吧!

以人数优势取胜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西夏根本没有必要再养着那么多军队,如果汉军想对西夏动手,纵使有百万大军也无济于事,全都是人肉靶子。

李乾顺直接开摆,他解散了兴庆府的十二万左右厢军,只保留五千名禁卫军。

攻打吐蕃葬送了二十万人,这些可都是党项人中的青壮年男子,家中的顶梁柱。

几乎占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整个西夏无人不哭丧,无人不守寡,几乎出现了青年男子的人口断层。

解散现有军队,让士兵们回到家中,能勉强恢复一下生产秩序,要不然,民间连个能干重活儿的男人都没有了。

李乾顺裁军十二万的举动,既是为了应对西夏国内的劳动力危机,也是向赵耀示弱。

即使日后西夏被大汉吞并,他李家好歹也有个外戚的身份,家族成员衣食无忧还是没问题的,说不定还能封个闲散王爷。

而且,他唯一的儿子李仁孝如今还在吐蕃“留学”,自己没有能力救他回来,只有赵耀可以。

之前写信求救,赵耀没有作出明确表示,想必是觉得李乾顺的诚意不够。

如果没了儿子,守着江山有何用?江山岂能传给外人?

因此,李乾顺安排好相关事宜,让亲信监国,只带着十几名亲卫,以“送亲”的名义亲自到大名府觐见。

西夏国主访问大宋,这还是头一回。赵耀也没让老丈人丢面子,用极高的仪仗规格纳李如霜为妃,封号“夏妃”,与四妃并列。

在鸿胪寺待了半年,一只公蚊子都没见到过,李如霜一度以为自己被皇帝打入了“冷宫”,每天夜里还常常梦到那位只有一面之缘的鸿胪寺少卿。

皇帝纳册封妃子,也是有洞房花烛夜这一流程的,只不过要比民间更奢华、隆重,还有就是,没人敢闹洞房。。。

在赵耀走进门那一瞬间,李如霜直接闭上眼睛不敢看,在她的想象中,皇帝都是老态龙钟的糟老头子。

直到掀开盖头的那一瞬间,李如霜都还闭着眼。

不得不承认,化上新娘妆的她还别有一番韵味,赵耀顿时燥热起来。

奸笑道:“不知爱妃金宵可愿与我同床共枕否?”

哎,这声音好熟悉啊!

李如霜缓缓睁开眼,惊呼道:“是你!”

……

(此处省略五千字)

喜欢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请大家收藏: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