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谛低敛眉眼,福州在最南边,长白关在最北,最南至最北,他的腿是硬生生累瘸的。
“你退到后面去。”
“不不不用!”那士卒仰视着马上的沈谛,“我跟着将军!”
沈谛看着他不语。
“那好……那好……”士卒收回目光,他明白将军是好意。只是……他恋恋不舍地看了眼前方土地,迟迟收不回目光。
“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小的名叫李世安。”他终于收回了目光,“将军,会记得李世安吗?”
“大胆!”有人吼他。李世安瑟缩一下。
“会。不然问你名字作甚么。”沈谛答道,她顺着李世安的目光看去,看见了一小块摇曳的麦苗。
“福州种麦子吗?”
“种的!”李世安同是看向青麦,他想到了家乡的麦,每一片叶子也是这般的轻盈,青翠欲滴!李世安抹了把脸。
“想家了?”
李世安胡乱点了点头,退到后面去了。
“这一战打完就能回家了。”
是啊,李世安退到人群中,马上就能回家了。可是他不是想家……他是心疼那些麦苗,多好的麦苗啊!
他想起以前,福州饥荒,人饿得眼睛发绿。他拖着身子出去找吃的。等到他会回来娘已经饿死了,妹妹被人抱走。等到他找到妹妹……妹妹剩下点点骨头。
听旁人说,是他娘死了,妹妹趴在她身上哭被听见了。周围人看着,直到确定他娘再也起不来,上前抱走了小孩……狼吞虎咽。
李世安捂住脸呜咽。
他随军打仗这么多年,唯有今时今日知道人该怎么活着。人可以不拿刀拿锄头,人可以不搬尸体搬粪肥,人可以不烧杀抢掠可以种自己的麦子。他没出息,两军开战前他却只担心自己的麦子,他甚至想睡在麦子地里,闻着麦子的香气,能做上一个好美的梦!
麦苗好啊,麦苗能长大,麦苗能成麦田,一代又一代。麦苗好啊,他妹妹就叫麦苗。
将军说,小心,别踩麦苗。将军是好将军啊,他没跟错人。
插曲过后,沈谛再次将目光放在了前方,靖华英已经走了一半,马蹄每一次落下都距离脆弱的麦苗分毫。一行人走得慢,纵然这样,沈谛还是清楚地看见了城楼上的男人拉弓搭箭瞄准了前进的一行人。
沈谛眼神一凛,高声命令道:“听我号令!神箭营出列!火枪营、炮营准备!”
火光霎时一字阵列展开,万人齐举箭矢,宛如一只巨大的火凤凰展开羽翼引颈长鸣,烽烟火硝味迎风千里,蓄势待发!
沈谛拉开弓,弓弦紧绷声就在耳边,火苗在箭尖上叫嚣,炙热的温度就在眼前。弓弦越绷越紧,瞄准了城墙上的那个男人。
城楼上的男人一动不动,也忌惮着沈谛开战!
沈谛越是搭弓,越是想得通透。狄夷亦是强弩之末,弹尽粮绝,他们这般死守这座城定是这座城中有着让他们无法割舍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靖华英一行人终于走出了麦田,她远远地就朝着哭嚎的小孩招手。
“来!”
小孩怔愣地望后退几步,却被门缝中伸出来的一只手狠狠往外推,门内传来哭腔的女声。
“走哇!快走!小宝!走!”
小孩被吓到,不知所谓地向自己的娘靠近,却又被狠狠推开。
“走!小宝别怕!跟着人走!娘待会儿就来!”
“呜呜呜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滚啊!”门内传来绝望的大喊,“娘叫你滚!你听见没!”
孩童与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来,城门剧烈地晃动着,忽地一声巨响后,城门紧紧地合上,门内传来一声尖锐的惨叫,挤压在门缝中的那位母亲的手齐臂断开,砸落在地!
“娘!娘!”没人回应!
靖华英狠狠皱眉,她向前一步,还没反应过来从天而降一柄长枪!堪堪擦过她的胸前,径直扎进脚尖前毫厘,只要她再往前走,这长枪就把她整个人串成了个串儿!
“你他娘的!”靖华英抬头向上看,对上一双桀骜不驯的眼,正是狄夷的新首领了。那眼泛着幽绿的光,并不掩饰其恶意,她啐了一口。
“狄夷猪狗!”
不远处,沈谛的火箭几乎要脱弓射去,最终被控制在指尖。她屏息片刻,冷静下来等待靖华英回来。
申玉颓的马随着主人,格外躁动。所有人都在注释着前方战况,唯有申玉颓在看沈谛,看着她发抖的手,她冷冽的眼。他时常不能理解沈谛,不能理解她的多此一举。比如折损一门大将只为了个来历不明的孩子?
但此刻,烽火狼烟中没有一丝人声,漫山遍野的士兵都在看着城门前的孩子被抱回来。他忽然明白了沈谛为什么要救那个孩子——他们不是在看那孩子,是在看幼时的自己,是在看自己的孩子。
城门前的小孩终于挪了步,踉踉跄跄地走来。小孩朝靖华英伸出手来,哽咽道:“抱抱。”小孩长得浓眉大眼,眉眼间是正宗的中原人骨廓,唯有瞳色泛着极淡的青,白嫩的脸颊上蹭了许多的黑灰,可怜巴巴地看着靖华英。
靖华英一把抱起小孩,擦干净他脸上的鼻涕眼泪,翻身上马利落道:“走!”
一行人回来时倒是比先前快了许多,就在他们踏出麦田的一瞬间,一支火箭凌空飞去!是沈谛的箭!
喜欢剔银灯请大家收藏:剔银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