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较为贴切的说法是,出兵安南与郑和下西洋的战略意图有着密切的联系。
占领了安南,那就是实现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与郑和船队遥相呼应,从陆路和海路共同巩固西洋朝贡体系。
安南地处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可以允当明朝经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郡县安南”后,明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岛,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安南国是作为一个肆无忌惮挑战明朝宗主国地位的典型被兴师问罪,并被纳入明朝的直接管辖,同样也是对南洋、西洋众番国起到了杀鸡做猴的警示作用。
但问题也来了,大明是成也安南,败也安南。
永乐时期,明朝因为征服安南,其声望到了极点。
但不到二十年,安南叛乱独立,导致明朝的声望大跌,众番国也看到大明帝国强盛外表下的虚弱姿态。
“殿下,小僧已经和如今的安南国王联系上了,如今的国王姓陈,被称为陈氏王朝。他们一直对占城虎视眈眈,但对大明十分敬畏,深怕大明出兵去攻打他们。”
毕竟历史上的中原王朝,经常出兵攻打安南,陈氏有这个担忧是正常的。
不过他忽视了一点,历代王朝在攻打安南时,损失惨重却收获甚微。
“安南和占城经常打仗?”
“嗯,一年一小打,三年一大打,都打了几百年了,互有胜负。”姚广孝如此回道。
朱标又问道:“那大师认为下一步如何走?”
姚广孝拱了拱手道:“殿下的目标不是安南,而是占城吧?”
“对,其实在孤看来占城的位置比安南还重要。”
朱标走到寰宇图前,继续说道:“你们看,占城的位置紧靠着南洋,处于交通要道,一旦打下占城,我大明就等于是又拥有了一个巨大的粮仓,以后船队前往西洋也有了中转站。即使仅仅只靠水师,大明要将其控制并不难。”
永乐帝之所以对安南动手,而不是占城,除了安南国跳得比较高,比较狂妄外,还有一点是安南国和大明的领土是接壤的。
这附和华夏王朝,甚至这天下所有陆权国家的特点,要扩张一定会朝邻国下手。
反而是一些海权国家,在选择扩张时,会选择万里之遥的土地,如后来的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
“安南国自古以来就野心勃勃,一直想着侵吞广西等地,大师准备如何捧杀对方?”说话的是方进,他还是想直接灭了安南,将其重新置为交趾郡。
“历史上的确如此,但如今的安南国主对大明很是敬畏。在大明刚立国的第二年就来朝贡,足以见对方的小心。”
姚广孝说话间,又转向朱标:“殿下,小僧的意思是,先捧杀安南国……”
他说到此处便顿了顿,“之前殿下跟小僧说起过,不喜欢安南国来朝贡,因为大明和安南国之间的朝贡体系,会让对方受益。”
“的确如此!”
“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取消安南国藩属国的地位,殿下可以写一封信认安南国为兄弟之邦,就像那北元一样!”
像北元一样的兄弟之邦?这所谓的兄弟,其实是随时可能翻脸的“塑料”兄弟。
至少大明和北元之间是如此,主要朱标主导下的大明外交,以务实为主。
什么天朝上国啊,宗主国和藩属国这些面子上的东西,朱标从来不稀罕。
只要对大明有实际的好处,朱标不介意成为兄弟之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当然这和前宋不一样。
前宋的“兄弟之邦”,是给人当弟弟的,大明的兄弟之邦是当大哥的。
“陛下那边能接受?”方进提出了质疑。
如果没有北元的先例,爱面子的老朱可能不会接受。
但朱标对北元处理的不错,以兄长的名义平衡了草原关系,如今对安南故技重施,老朱多半也不会有意见。
“孤一直以为用兄弟之邦来外交,其实比宗主国和藩属国来得实在。”朱标坦诚地说道。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王也都是爱面子的。
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其实就是父与子的关系。
老子是国君,你也是国君,为何偏偏老子要认你当爸爸?
虽然对方表面是恭恭敬敬的,但心里肯定不爽啊,只是碍于对方实力,不愿意撕破脸皮而已。
同样站在大明角度,既然当了爸爸,那就不可能逼得太紧的,有些好处,该让利得让利,很多时候反而自己吃点亏。
同样对于藩属国而言,你既然当了我爸爸,那该要的好处是一点都不能少,而且都是理直气壮。
爸爸照顾下儿子,不是应该的吗?
天经地义啊!
虽然说大明和藩属国之间,并没有父与子的情义,但这种关系是存在的,同样也存在着义务。
就如后世丰臣秀吉时代,倭人浩浩荡荡地侵略朝鲜,大明看到儿子被欺负,是砸锅卖铁,也不得不派出大军去帮忙抗倭,这也为后金崛起,以及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可如今,若是将两国之间的关系转换为兄弟之邦,大哥和弟弟。
不仅对方的国君心里抵触情绪为大为降低,大明这边的义务和责任也减少了,也没必要给予对方太多优待。
兄弟又不是父子!
古话说得好:所谓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啊!
前宋当了那么多年弟弟,那些兄长之国也没见得给对方多少好处啊。
所以朱标心动了,那么和安南国之间当一次“兄弟之邦”吧。
“塑料”兄弟,那就是用来出卖的!
……
喜欢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请大家收藏: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